庭空叶飞秋,村迥鸠唤雨。
新凉入巾褐,老子颠欲舞。
凭高望稽山,秀色溢天宇。
一镜三百里,水落分别浦。
凄凉吊禹穴,秦汉未为古。
世俗谁与归,吾其老农圃。
庭空叶飞秋,村迥鸠唤雨。
新凉入巾褐,老子颠欲舞。
凭高望稽山,秀色溢天宇。
一镜三百里,水落分别浦。
凄凉吊禹穴,秦汉未为古。
世俗谁与归,吾其老农圃。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傍晚时分,诗人登上山亭所见的景象。"庭空叶飞秋",寥寥几字便勾勒出秋风萧瑟,落叶飘零的场景,透露出一种清冷的气氛。"村迥鸠唤雨",远处村落中斑鸠的叫声伴随着即将到来的雨水,增添了自然的生动与动态。
"新凉入巾褐",诗人感受到秋意渐浓,凉意透过衣物,让人顿感舒适。"老子颠欲舞",一个"颠"字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因凉爽而心情愉悦,甚至有翩翩起舞的冲动,展现出诗人豁达开朗的性格。
"凭高望稽山,秀色溢天宇",诗人登高远眺,眼前的稽山景色秀丽,仿佛要溢出天际,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一镜三百里,水落分别浦",以比喻手法描绘湖面开阔,如同一面镜子,随着水位下降,不同的水湾清晰可见。
"凄凉吊禹穴",诗人触景生情,遥想古代大禹治水的遗迹,心中涌起历史的沧桑感。"秦汉未为古",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流转,即使是秦汉那样的盛世,在历史长河中也不过是短暂的一瞬。
最后,诗人感慨"世俗谁与归,吾其老农圃",表达出对超脱尘世、回归田园生活的向往,流露出淡泊名利、追求宁静的心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生与工山俱,不识山何似。
秋日望山色,朝青暮能紫。
策骑出西郊,度林山如咫。
夕霭收天地,浩然化为水。
霜风吹客梦,惊听涛声起。
晓暾推宿晕,澄霁方徙倚。
怪石蹲上头,陡拔不可迩。
奋足越嶙峋,却顾肯自止。
攀萝上际天,此际堪千里。
笑指壁立山,俯伏渺数蚁。
曩时极目处,令反在其底。
遥揖芙蓉峰,逡巡不敢齿。
江水衣带间,盈掬顾可酾。
眷兹东南亩,千塍错绣绮。
披襟清冷风,天籁足宫徵。
孰与吊古烈,忠孝立人纪。
愿言访遗丹,修真跨赤鲤。
渊明记桃源,疑幻复疑仙。
不识最灵境,安用仙则然。
大约俗不入,即此别有天。
翳彼孔水洞,旷废几何年。
既入闻丝竹,胡为惧不前。
将留隐君子,僻处石堂烟。
饭屑泛胡麻,夹岸桃花妍。
隐约在人世,而无尘土膻。
浮舟使得入,往来已骈肩。
闻声惟却棹,避世庶乃全。
夜深灵籁寂,明月照幽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