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记桃源,疑幻复疑仙。
不识最灵境,安用仙则然。
大约俗不入,即此别有天。
翳彼孔水洞,旷废几何年。
既入闻丝竹,胡为惧不前。
将留隐君子,僻处石堂烟。
饭屑泛胡麻,夹岸桃花妍。
隐约在人世,而无尘土膻。
浮舟使得入,往来已骈肩。
闻声惟却棹,避世庶乃全。
夜深灵籁寂,明月照幽川。
渊明记桃源,疑幻复疑仙。
不识最灵境,安用仙则然。
大约俗不入,即此别有天。
翳彼孔水洞,旷废几何年。
既入闻丝竹,胡为惧不前。
将留隐君子,僻处石堂烟。
饭屑泛胡麻,夹岸桃花妍。
隐约在人世,而无尘土膻。
浮舟使得入,往来已骈肩。
闻声惟却棹,避世庶乃全。
夜深灵籁寂,明月照幽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孔水洞这一仙境的向往与探索,以及洞中所见景象的纯净与超凡脱俗。开篇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为引子,表达了对未知神秘之地的好奇与疑惑,随后点出“俗不入”之意,暗示孔水洞之于世俗的隔绝与独立。
“大约俗不入,即此别有天”,诗人直接表达了对孔水洞独特魅力的肯定,认为这里是一个与世俗完全不同的世界。接着,“翳彼孔水洞,旷废几何年”,描绘了孔水洞的隐蔽与久远,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进入洞内,诗人听到了丝竹之声,却并未因此感到畏惧,反而更加期待深入探索。他想象着能在此地留下隐居的痕迹,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着“饭屑泛胡麻”的简单生活,以及“夹岸桃花妍”的美景。这些描述展现了孔水洞环境的清新与自然之美,以及其中蕴含的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和谐。
“隐约在人世,而无尘土膻”,进一步强调了孔水洞与外界的隔离,以及其环境的纯净与高雅。诗人通过“浮舟使得入,往来已骈肩”这一句,描绘了人们在探索孔水洞时的场景,表现了这种神秘之地对人们的吸引力。
最后,“闻声惟却棹,避世庶乃全”表达了在孔水洞中寻求避世与自我完善的愿望,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夜深灵籁寂,明月照幽川”则以静谧的夜晚和明亮的月光,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与世隔绝的氛围,完美地结束了对孔水洞的描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孔水洞神秘、纯净、超凡脱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