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郾城头,汝水下潋滟。
五更杨柳底,渡艇闻鱼噞。
水南人未起,行行一镫闪。
镫尽天转黑,数星澹可觇。
冥行不知处,高下似原堑。
此閒入蔡师,吾心为一念。
馆人邀我入,酒帜晓挂店。
适已具晨炊,行早食定欠。
旁见妇孺喜,今年秋禾赡。
军罢驿传稀,民吏安眠暂。
吾宁作典农,差愈棠溪剑。
明月郾城头,汝水下潋滟。
五更杨柳底,渡艇闻鱼噞。
水南人未起,行行一镫闪。
镫尽天转黑,数星澹可觇。
冥行不知处,高下似原堑。
此閒入蔡师,吾心为一念。
馆人邀我入,酒帜晓挂店。
适已具晨炊,行早食定欠。
旁见妇孺喜,今年秋禾赡。
军罢驿传稀,民吏安眠暂。
吾宁作典农,差愈棠溪剑。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至清晨的旅途景象,充满了宁静与深沉的意境。诗人姚鼐以细腻的笔触,将月光、水流、杨柳、渡艇、灯火、星辰等自然景物巧妙融合,营造出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首句“明月郾城头,汝水下潋滟”,开篇即以明亮的月光和流动的河水勾勒出夜晚的景色,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氛围。接着,“五更杨柳底,渡艇闻鱼噞”进一步描绘了清晨时分,杨柳轻拂水面,远处传来渡艇划破水面的声音,仿佛能听到鱼儿在水中轻轻游动的声音,细腻地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水南人未起,行行一镫闪”则将视线转向水边的人家,描绘了清晨时分人们尚未起床的情景,一盏灯笼在夜色中闪烁,为这宁静的场景增添了一丝温暖与生活气息。“镫尽天转黑,数星澹可觇”则通过灯火逐渐熄灭,夜色渐浓,星星开始显现,展现了时间的推移与自然界的变换。
“冥行不知处,高下似原堑”描述了在黑暗中行走的不确定感,高高低低的道路如同无尽的原野,营造出一种探索未知的神秘氛围。“此閒入蔡师,吾心为一念”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旅途的思考,暗示着即使在旅途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专注。
“馆人邀我入,酒帜晓挂店”描绘了旅途中遇到的温馨一幕,馆人热情邀请诗人进入客栈休息,酒旗在晨光中飘扬,预示着旅途中的小憩与温暖。“适已具晨炊,行早食定欠”则体现了旅途中的日常,虽然已经准备好了早餐,但似乎还缺些什么,可能是对旅途的期待或是对未来的憧憬。
“旁见妇孺喜,今年秋禾赡”描绘了沿途见到的百姓喜悦的面容,丰收的秋禾带来了希望与满足,展现了人民生活的富足与幸福。“军罢驿传稀,民吏安眠暂”则反映了战乱后的和平景象,驿传减少,百姓得以短暂安宁,体现了社会秩序的恢复与和谐。
最后,“吾宁作典农,差愈棠溪剑”表达了诗人宁愿成为管理农业的官员,认为这样的职位比棠溪剑(古代名剑)更为重要,体现了对民生与农业的重视,以及对社会安定与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自然景观、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和平、安宁、民生的向往与追求。
吏道虽馀事,人情要饱谙。
家风端自守,句法有同参。
南浦翻云浪,西山滴翠岚。
折腰与趋走,政恐未能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