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不复闻,雪英惊满地。
尚馀青青叶,浓阴犹可庇。
我欲营茅屋,示此惜花意。
兹谋未易言,俗士寡清致。
清香不复闻,雪英惊满地。
尚馀青青叶,浓阴犹可庇。
我欲营茅屋,示此惜花意。
兹谋未易言,俗士寡清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鲜花不再的无限感慨。"清香不复闻,雪英惊满地"表明桂花的芳香已经消散,花瓣如同初冬之雪纷纷扬扬,覆盖大地,显示出一种凄美与哀愁的情怀。
"尚馀青青叶,浓阴犹可庇"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即便是花落了,但树上仍有绿叶可以遮阴,保持着生机。这种描写也反映出诗人的情感深处,虽万物凋零,却依然寻找生命之美。
"我欲营茅屋,示此惜花意"表达了诗人想要隐居自然,以茅屋为伴,来保存这份对花的珍惜之心。这种情感与古代文人的高洁品格相契合,是他们对于世俗纷扰的一种逃避。
最后两句"兹谋未易言,俗士寡清致"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恼和无奈,他想要传达这种对花的珍惜之情却难以启齿,因为在他看来,大多数普通人(俗士)很少有真正纯净高洁的情操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桂花的凋零,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独特珍视和情感寄托。
步出城东门,徘徊歧路旁。
东门何所有,历历种白杨。
秋风自西来,飒然起悲伤。
嗟此泉下人,安知非侯王。
造物无妍媸,有生同丧亡。
富贵固所欣,贫贱事亦常。
斯人正鹿鹿,金乌不停翔。
人非金石固,谁能得久长。
胡不惜嘉名,及时自奋强。
禾兮芃芃,稷兮翼翼。父老不乐,仰天太息。
长跪告父老,父老究何苦。
父老不苦长桥之蛟,与南山之猛虎。
父老慎勿悲,山有虎兮虎可摧,水有蛟兮蛟可挥。
儿不读书儿身何为。儿读书,读书不忘始。
少慕奋身,十年侠士。长慕事亲,十年孝子。
儿读书,读书不近名。儿为良臣兮,天王圣明。
儿为忠臣兮,谗人衅成。
匹夫百战成大功,身膺上将胪王公。
腰悬宝刀三尺水,为我醉舞生阴风。
猿伸隼击逞神异,左右辟易不敢视。
须臾见光不见人,银蛇万道抟空际。
材官执弓群射光,光凝金石声锵锵。
风雨骤至百灵走,空教羽镞纷飞扬。
耸身一击电母白,寒潮上激天龙狂。
雄心舞热发真怒,闭喘裂眦毛发竖。
壁上环观不是仇,馀威吹断庭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