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初未识方红。学语问西东。
对客呼为红蕊,此兴已偏浓。嗟白首,抗尘容。
费牢笼。星球何在,鹤顶长丹,谁寄南风。
儿时初未识方红。学语问西东。
对客呼为红蕊,此兴已偏浓。嗟白首,抗尘容。
费牢笼。星球何在,鹤顶长丹,谁寄南风。
此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儿时记忆的回顾,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限留恋和哀愁。"方红"指的是初识事物的单纯与纯洁,而"学语问西东"则展现了一种对于知识和世界的好奇心态。
"对客呼为红蕊,此兴已偏浓"一句,通过将客人比作花开时的精华部分(红蕊),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以及这种热爱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更加深沉。
"嗟白首,抗尘容。费牢笼"则是对衰老和生命易逝的一种感慨。白发如雪,象征着时光的无情流逝,而"抗尘容"则表达了一种不屈不挠、坚守本真的精神态度。
最后两句"星球何在,鹤顶长丹,谁寄南风"中的"星球"暗指心中所仰望的理想或目标,而"鹤顶长丹"则是道家修炼成仙后的象征。全句是在询问那些高尚的追求和信念,如今在何处?"谁寄南风"则是一种对传递情感和信息的渴望,但这南风似乎无人能寄,增添了一份深深的孤独感。
整首诗以其婉约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勾勒出一幅时间流逝、生命易逝却又对美好事物不离不弃的心灵图景。
官冷岂知僧又冷,殷勤话别上西台。
金花便是红绡扇,取得功名动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