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气日以肃,秋夜日以长。
萧然清溪上,对此明月光。
月虽照我身,岂能知我心。
我心亦何为,所思在所钦。
嗟君玉雪姿,与我同心期。
此月若照君,君能不予思。
秋气日以肃,秋夜日以长。
萧然清溪上,对此明月光。
月虽照我身,岂能知我心。
我心亦何为,所思在所钦。
嗟君玉雪姿,与我同心期。
此月若照君,君能不予思。
这首诗由元末明初诗人王祎所作,题为《秋夜双溪上对月怀故人》。诗中描绘了秋天夜晚的宁静景色,通过月光与诗人内心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秋气日以肃,秋夜日以长”点明了季节和时间,秋风渐起,夜晚越来越长,营造出一种深沉而静谧的氛围。接着,“萧然清溪上,对此明月光”描绘了诗人独自站在清溪边,面对明亮的月光,内心感受着这份清冷与宁静。
“月虽照我身,岂能知我心”一句,诗人借月光之不可触及,比喻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暗示了月光无法真正理解他内心的思绪。接下来,“我心亦何为,所思在所钦”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思考,他思考着自己的情感所在,似乎在寻找某种精神上的寄托或认同。
最后,“嗟君玉雪姿,与我同心期。此月若照君,君能不予思”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怀念。他感叹于友人的高洁品质,希望能在月光下与友人相会,共同分享这份思念之情。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谒圣诏早颁,登岱志原素。
食言理非宜,省方典有故。
矧遭去秋霖,便因觇赈务。
截漕届百万,留帑多盈数。
炊非无米为,策应以善布。
向闻流徙民,提携纷载路。
遮留非王政,岂宜听轻去。
顷入青齐境,旌门两移驻。
历观异所闻,秋麦原未误。
远近遍菁葱,饼饵风香度。
道左近光民,扶老携其孺。
逭饥色无菜,得暖衣有布。
目睹稍自慰,方慰还以惧。
得无尔有司,饰予经过处。
莱青隔山岭,沂曹困沮洳。
既恐阻遐远,兼愁艰转输。
便使天悔灾,元气未易复。
旬宣勉汝猷,休助廑予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