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圣诏早颁,登岱志原素。
食言理非宜,省方典有故。
矧遭去秋霖,便因觇赈务。
截漕届百万,留帑多盈数。
炊非无米为,策应以善布。
向闻流徙民,提携纷载路。
遮留非王政,岂宜听轻去。
顷入青齐境,旌门两移驻。
历观异所闻,秋麦原未误。
远近遍菁葱,饼饵风香度。
道左近光民,扶老携其孺。
逭饥色无菜,得暖衣有布。
目睹稍自慰,方慰还以惧。
得无尔有司,饰予经过处。
莱青隔山岭,沂曹困沮洳。
既恐阻遐远,兼愁艰转输。
便使天悔灾,元气未易复。
旬宣勉汝猷,休助廑予虑。
谒圣诏早颁,登岱志原素。
食言理非宜,省方典有故。
矧遭去秋霖,便因觇赈务。
截漕届百万,留帑多盈数。
炊非无米为,策应以善布。
向闻流徙民,提携纷载路。
遮留非王政,岂宜听轻去。
顷入青齐境,旌门两移驻。
历观异所闻,秋麦原未误。
远近遍菁葱,饼饵风香度。
道左近光民,扶老携其孺。
逭饥色无菜,得暖衣有布。
目睹稍自慰,方慰还以惧。
得无尔有司,饰予经过处。
莱青隔山岭,沂曹困沮洳。
既恐阻遐远,兼愁艰转输。
便使天悔灾,元气未易复。
旬宣勉汝猷,休助廑予虑。
此诗是乾隆皇帝弘历对山东巡抚阿里衮及其下属官员的一次训示,主题围绕着赈灾与民生。诗中表达了对官员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强调了救灾的重要性以及对民众生活的关注。
首句“谒圣诏早颁”,表明皇帝已下达了紧急的诏令,要求官员们迅速行动。接着,“登岱志原素”暗示了官员们应效仿古代圣贤,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先,不违背誓言。
“食言理非宜”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任何违背承诺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省方典有故”则指出官员们在执行公务时应遵循既定的规则和传统。
接下来的几句“矧遭去秋霖,便因觇赈务”,描述了去年秋季的暴雨导致的灾害,官员们因此被派遣去查看灾情并进行救援工作。通过“截漕届百万,留帑多盈数”这一句,可以感受到皇帝对救灾资金的慷慨支持。
“炊非无米为,策应以善布”表明了在物资短缺的情况下,官员们应采取智慧和策略来妥善分配资源。随后,“向闻流徙民,提携纷载路”描绘了灾民四处流浪的情景,强调了救助灾民的紧迫性。
“遮留非王政,岂宜听轻去”表达了对官员们不应放任灾民轻易离开灾区的期望,体现了对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怀。接下来的几句“顷入青齐境,旌门两移驻”描述了官员们深入灾区,亲自查看灾情,并在不同地点停留指导工作的场景。
“历观异所闻,秋麦原未误”表明了官员们在灾区观察到的积极现象,即尽管遭遇灾害,但秋麦并未完全歉收,这为后续的救助工作提供了希望。通过“远近遍菁葱,饼饵风香度”描绘了灾区的景象,显示了灾后恢复的迹象。
“道左近光民,扶老携其孺”描述了官员们在途中遇到的灾民,他们扶老携幼,显示出对家庭成员的关爱。接下来的几句“逭饥色无菜,得暖衣有布”表达了灾民在食物和衣物方面的困境,以及官员们提供的帮助。
“目睹稍自慰,方慰还以惧”体现了官员们在看到灾民得到初步援助后的欣慰,同时也意识到灾后重建的艰巨任务。最后,“得无尔有司,饰予经过处”可能是在提醒官员们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确保在灾区展现出应有的风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乾隆皇帝对救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他对官员们在执行任务时应秉持的原则和道德标准。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治理国家的智慧与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