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沈夜气归,虚堂闭深寂。
孤灯灺馀花,寒霤韵残滴。
酝酿万斛愁,感槩一人敌。
何当弃短檠,阴山叱鸣镝。
沈沈夜气归,虚堂闭深寂。
孤灯灺馀花,寒霤韵残滴。
酝酿万斛愁,感槩一人敌。
何当弃短檠,阴山叱鸣镝。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夜晚场景,诗人独自坐在深邃的堂屋内,只有孤零零的一盏灯光照亮着周围。"沈沈夜气归"表达了一种夜幕降临、万物归寂的氛围,而"虚堂闭深寂"则更进一层,强调了这种静谧感的浓烈。
"孤灯灺馀花"中的"灺"字形容灯火微弱,仿佛随时都可能熄灭,这与"寒霤韵残滴"相呼应,都透露出一种凄清冷寂的情怀。诗人用这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心境,是在夜的深处感受着孤独和忧愁。
"酝酿万斛愁"中,"酝酿"形容情绪积累而未发,而"万斛愁"则是比喻诗人内心的忧虑如同万斛之多,无法言说。接着的"感槩一人敌"更显得诗人的孤立无援,即使面对内心的困扰,也只能独自一人去应对。
最后两句"何当弃短檠,阴山叱鸣镝"中,"短檠"可能指的是诗人现实中的某种束缚或限制,而"何当"则是在询问何时能够摆脱这些束缚。"阴山叱鸣镝"里的"阴山"可能象征着遥远和神秘的地方,"叱鸣镝"则形容箭矢射出时的声响,这里可能隐喻诗人渴望有一种力量,能够让他冲破现状,达到理想中的某个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环境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忧虑以及对于自由和远离束缚的渴望。
伊耆司化权,与物何落落。
不见阳和敷,但闻风雨恶。
柔绿尚含滋,水红悭破萼。
动植久陵暴,至仁同橐籥。
可使令行冬,寒威肆馀虐。
便须转机栝,曜灵俾灼烁。
芬芳千万林,薰为红紫幄。
庶俾竞春徒,薄有登台乐。
决眦入飞鸟。正江南、梅雨初晴,乱山浮晓。
凤去台空箫声断,惟有疏林鸦噪。
但空锁、吴时花草。
指点中原青山外,奈征尘、迷望愁云绕。
佳丽地,谩凝眺。清风助我舒长啸。
问其中、虚帘曲槛,阅人多少。
风景不殊江山在,况是英雄未老。
且拚与、尊前一笑。
欲说前朝兴亡事,唤谪仙、来共传清醥。
归路晚,月明照。
君居建州溪,我住东浙尾。
邂逅入壶山,于今几寒暑。
平生谭理道,涉猎颇自喜。
考击到精玄,我肤君骨髓。
君学有根源,君文有规矩。
寸步履平实,不知虚浮语。
礼废彝伦斁,聋盲数百载。
紫阳当日心,谁复为鼓舞。
气运未回天,人力不能起。
终焉经久功,或慰奔驰苦。
读书要适用,行过言犹耻。
架空累万辞,先儒已坐此。
观君治教篇,农学相资倚。
以兹行吾志,万物当得所。
奈何人理缪,痛哉时不与。
君去将安之,波浪更风雨。
武夷高且深,棹歌声未已。
朝夕足夷犹,尚友朱夫子。
他年见鳌峰,势与此山拟。
了却未完书,相逢定何许。
《送熊退斋归武夷》【宋·蜀翁】君居建州溪,我住东浙尾。邂逅入壶山,于今几寒暑。平生谭理道,涉猎颇自喜。考击到精玄,我肤君骨髓。君学有根源,君文有规矩。寸步履平实,不知虚浮语。礼废彝伦斁,聋盲数百载。紫阳当日心,谁复为鼓舞。气运未回天,人力不能起。终焉经久功,或慰奔驰苦。读书要适用,行过言犹耻。架空累万辞,先儒已坐此。观君治教篇,农学相资倚。以兹行吾志,万物当得所。奈何人理缪,痛哉时不与。君去将安之,波浪更风雨。武夷高且深,棹歌声未已。朝夕足夷犹,尚友朱夫子。他年见鳌峰,势与此山拟。了却未完书,相逢定何许。
https://shici.929r.com/shici/BrWgRciuv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