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翠冷滴衣,石藓滑吾足。
偶随白云去,栖此林下屋。
楼影挂斜阳,钟声出深竹。
山僧老面壁,谁与伴幽独。
分我云半间,攲枕听飞瀑。
空翠冷滴衣,石藓滑吾足。
偶随白云去,栖此林下屋。
楼影挂斜阳,钟声出深竹。
山僧老面壁,谁与伴幽独。
分我云半间,攲枕听飞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者在深山古寺的生活情景。"空翠冷滴衣,石藓滑吾足"表达了山中清幽而又湿润的环境,以及行走间不经意触摸到的石头和苔藓。
诗人偶尔随着白云漂移,最终栖息在林下的一处屋舍。"楼影挂斜阳,钟声出深竹"描绘了夕阳下的寺院景象,以及从竹林中传出的悠扬钟声。
山中的僧人面壁沉思,诗人询问与他一起享受这份幽独的人是谁。然而,这份宁静被山风和飞瀑的声音打破,诗人分辨着云层的间隙,倾听着远处传来的水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追求。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是宋末元初时期文人对于内心世界和精神寄托的一种体现。
忆昔神游姑射山,梦中栩栩片时还。
冰肤不许寻常见,故隐轻云薄雾间。
牡丹半坼初经雨,雕槛翠幕朝阳。
娇困倚东风,羞谢了群芳。
洗烟凝露向清晓,步瑶台、月底霓裳。
轻笑淡拂宫黄。浅拟飞燕新妆。
杨柳啼鸦昼永,正秋千庭馆,风絮池塘。
三十六宫,簪艳粉浓香。
慈宁玉殿庆清赏,占东君、谁比花王。
良夜万烛荧煌。影里留住年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