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横山塔下》
《过横山塔下》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隔岸山迎我,沿江柳拜人。

日摇秋水面,波闪白龙鳞。

不遣船迷路,俱从塔问津。

一生将玉镜,千古照金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héngshānxià
sòng / yángwàn

liùniánsānguòlánzǒngshìcánchūnshǒuxiàshí

zuìgǎnhéngshānshānshàngyíngréndōngsòngrén西

翻译
山迎接我于对岸,江边垂柳似人在鞠躬。
秋日阳光照耀水面,波光粼粼如白龙鳞片。
指引船只不迷失方向,全靠塔指引航程。
一生手持明镜般清澈,照耀着永恒的金色身躯。
注释
山:指代远处的山脉。
迎:迎接。
我:指代说话者或诗中主角。
沿江:沿着江边。
柳:柳树。
拜人:像人一样鞠躬。
日:太阳。
秋水:秋天的水面。
闪:闪烁。
白龙鳞:比喻水面波光。
船:船只。
迷路:迷失方向。
塔:塔楼,可能指导航塔。
问津:询问方向。
玉镜:比喻清澈如玉的镜子。
金身:金色的身躯,可能象征神圣或永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迷人的江景图画:诗人站在一侧的岸边,面对着隔岸的山峦,它们似乎在向他招手。沿江的柳树则仿佛在向行人鞠躬作揖。这是一种非常生动和富有情感的描绘,展示了自然景物与人的交流,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他内心的情感世界。

"日摇秋水面,波闪白龙鳞" 这两句中,"日摇"形象地描述了阳光在清澈的秋水上闪烁,"波闪白龙鳞"则以诗意丰富的语言,将波光比喻为神秘而华丽的白龙鳞片。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审美。

接下来的两句 "不遣船迷路,俱从塔问津" 表明诗人并不需要依靠船只去寻找方向,因为他选择了横山塔作为导航的参照。这表达了一种坚定与明确的生活态度,即使在未知和复杂的环境中,也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最后两句 "一生将玉镜,千古照金身" 则充满了哲理思考。诗人似乎在比喻自己的一生都像是用玉镜来审视和照亮内心的真实与纯净,而这种追求真理、坚守本真的态度,将会被历史所铭记,永远照亮他那金子般珍贵的人格。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露筋祠雨泊感怀

孤怀自分称行吟,飘泊扁舟万虑侵。

渐觉艰难到生计,未能抛弃是名心。

江关烽火回头暗,燕岭飞云入望深。

万树柳丝三日雨,露筋祠畔又秋阴。

(0)

八月十六夜感怀三首·其二

新愁入梦总无端,想到繁华意早寒。

莫把悲叹论往事,人生惟有白头难。

(0)

赠李新吾

平原浊世誉翩翩,忽到恒河皱面年。

门第人材谁比得,荣观燕处早超然。

书堂对雨图犹在,史局吟花席又连。

莫道岁寒同志少,白头还共慰尊前。

(0)

见惺樵诗多言丁香色香之盛而余太略戏叠前韵

花间车马树间钟,深院阴阴閟蝶纵。

香界诸天惟一净,春枝万玉若为容。

繁英半已糁幽藓,黛色常宜倚古松。

绕遍斋廊商小句,莫嗤我更比僧慵。

(0)

余寿平前辈以直言被谗出守思恩奉赠三律·其一

风棱峭厉振台声,班马俄为万里行。

疾恶鹰鹯常自奋,当关虎豹为谁狞。

迁除特异觇朝局,章疏多传待世评。

谈笑窥君神不懦,故应揽辔一澄清。

(0)

题重摹憩园图四首·其三

当时宅相每推君,断简珠还意独勤。

纸上犹堪陈迹认,槐庭清影一镫分。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