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棱峭厉振台声,班马俄为万里行。
疾恶鹰鹯常自奋,当关虎豹为谁狞。
迁除特异觇朝局,章疏多传待世评。
谈笑窥君神不懦,故应揽辔一澄清。
风棱峭厉振台声,班马俄为万里行。
疾恶鹰鹯常自奋,当关虎豹为谁狞。
迁除特异觇朝局,章疏多传待世评。
谈笑窥君神不懦,故应揽辔一澄清。
这首诗是夏孙桐在清末近现代初时期所作,名为《余寿平前辈以直言被谗出守思恩奉赠三律》(其一)。全诗通过描绘风的凛冽、班马的远行、鹰鹯的勇猛以及虎豹的威严,营造了一种壮阔而深沉的意境。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余寿平前辈直言进谏却被诽谤、外放为官这一遭遇的深切同情和敬佩。
首联“风棱峭厉振台声,班马俄为万里行”以风的猛烈和班马的远行起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也隐喻了余寿平前辈在政治舞台上的艰难旅程。接着,“疾恶鹰鹯常自奋,当关虎豹为谁狞”两句,以鹰鹯的勇猛和虎豹的威猛形象,象征余寿平前辈在面对邪恶势力时的坚定与勇敢。
颔联“迁除特异觇朝局,章疏多传待世评”则进一步揭示了余寿平前辈在政治上的独特地位和影响力,他的言行不仅影响着朝廷的局势,而且其奏章和书信将流传后世,供世人评说。最后,“谈笑窥君神不懦,故应揽辔一澄清”表达了对余寿平前辈从容不迫、智慧决断的赞赏,期待他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澄清是非,为国家和社会带来清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现了夏孙桐对余寿平前辈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文人对于理想与现实、正义与邪恶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
君不见鉴貌但鉴影,写貌难写心。
霍光邓禹在台阁,严陵魏野居山林。
功名道德照千古,不特肖貌传至今。
固知写貌易心难,状之妍丑笔可得,至理不在颜色间。
陈君笔力异众史,相貌既同心亦似。
昨日忘机入城市,草衣著我丹青里。
气爽神清谁比拟,雪霁梅花映秋水。
黄童白叟指点看,此老不是儒生酸。
陈君陈君容我閒,莫教添上貂婵冠。
凝神遐想,始固铅中雪。
滋长是黄芽,使金乌、相攀朗月。
黄婆匹配,别是一家风,龙吟啸,虎咆哮,此个谁分别。
人还去欲,酸辣餐须节。
滋味要堪尝,任清虚、五神畅悦。
元阳守定,育养得神灵,功成就,去朝元,住世无休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