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露筋祠雨泊感怀》
《露筋祠雨泊感怀》全文
清 / 夏孙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孤怀自分称行吟,飘泊扁舟万虑侵。

渐觉艰难到生计,未能抛弃是名心。

江关烽火回头暗,燕岭飞云入望深。

万树柳丝三日雨,露筋祠畔又秋阴。

(0)
鉴赏

这首诗《露筋祠雨泊感怀》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夏孙桐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漂泊生活中的复杂情感与深刻思考。

首联“孤怀自分称行吟,飘泊扁舟万虑侵”,开篇即点明诗人孤独的心境与行吟的生活状态,扁舟在广阔的水域中飘荡,无数思绪纷至沓来,侵扰着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以“孤怀”自喻,表达了自己在世间的孤独与自我认同,同时“行吟”二字则暗示了诗人借诗歌抒发内心情感的传统文人形象。

颔联“渐觉艰难到生计,未能抛弃是名心”,进一步揭示了诗人面对生活的艰辛与挑战时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他逐渐意识到物质生活的不易和困难;另一方面,他却难以割舍对名声的追求,这反映了传统文人在理想与现实、个人价值与社会期待之间挣扎的普遍困境。

颈联“江关烽火回头暗,燕岭飞云入望深”,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江关烽火象征着国家的动荡不安,燕岭飞云则展现了广阔天地间的辽远与神秘。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壮丽与险恶,也隐含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的忧虑。

尾联“万树柳丝三日雨,露筋祠畔又秋阴”,将视线聚焦于具体的景物——万树柳丝在连绵细雨中摇曳,露筋祠畔又笼罩在一片秋日的阴霾之中。这一景象既是对自然界的生动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绪的外化。雨中的柳丝与阴沉的露筋祠,共同营造了一种凄凉而深邃的意境,寓意着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整体而言,《露筋祠雨泊感怀》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个人命运、国家前途的深切关怀。这首诗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特征。

作者介绍

夏孙桐
朝代:清

宇闰枝,晚号闰庵。出身书香世家。光绪壬午举人,壬辰进士,翰林院编修。戊戌、癸卯两充会试同考官,庚子、辛丑简任四川、广东乡试副主考。丁末,出任浙江湖州知府。民国初,夏应聘入都,纂修清史稿。徐世昌辑清儒学案、晚晴簃诗汇,夏孙桐曾主其事。夏是近代著名词人,著有悔龛词。诗作有观所尚斋诗存。享年八十五岁(一八五七—一九四二)。
猜你喜欢

桂殿秋九首·其二

石植婢,今永归。流辈双鬟似汝稀。

聪明不负曾闻道,临没从容索赐衣。

(0)

一剪梅四首·其一

百八声中一念饶。何处根苗,何处枝梢。

散珠贯在一丝绦。循不成环,引不成条。

一念才生一念消。过去无踪,现在消遥。

未来不用苦推敲。天上浮云,水上浮泡。

(0)

柳梢青三首·其二

墙角春浓。枝头袅袅,掩映帘拢。

带剩斜阳,渲过丝雨,受足东风。几回行遍花丛。

问上苑、何时袖笼?绕树微吟,莫将宫体,轻怨残红。

(0)

再别吕东汇

涉历危途次水村,支离病骨傍人门。

满林枫叶秋声碎,四壁寒螀夜语繁。

客况春温怀地主,邻家社会忆乡园。

卜携便觉情无限,回首霜空欲断魂。

(0)

某比以笔劄逋缓应酬为劳且闻有露章荐留者才伯贻诗见戏辄亦用韵解嘲·其三

千年处士说林逋,漫有声名达帝都。

只辨梅花新句好,莫论封禅有书无。

(0)

道出淮泗舟中阅高常侍集有自淇涉黄河十二首因次其韵·其四

失身落名网,汗漫江湖间。

扬舟涉清济,回首送淮山。

青山岂不佳,白日不得閒。

斜光散烟莽,暝禽时独还。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