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亦有何趣,趣之存乎人。
花光映天地,自性求灵根。
植根植欲深,采花采其神。
欲辨神灵理,南山已忘言。
我闻子云子,藏心亦云渊。
寄语趣菊翁,难为俗人传。
菊亦有何趣,趣之存乎人。
花光映天地,自性求灵根。
植根植欲深,采花采其神。
欲辨神灵理,南山已忘言。
我闻子云子,藏心亦云渊。
寄语趣菊翁,难为俗人传。
这首诗名为《题趣菊》,是明代学者湛若水所作。湛若水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菊花的独特见解。他认为菊花的乐趣并非单纯在于其外在形态,而是内在的精神追求,即“趣之存乎人”。诗人通过描绘菊花花光映照天地的景象,强调了菊花的自然本性和寻求精神寄托的本质。
“植根植欲深,采花采其神”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这种观点,指出深入理解菊花的内在品质和精神层面才是真正的乐趣所在。诗人借用“南山已忘言”来表达难以用言语完全传达的深邃哲理,暗示菊花的神韵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最后,诗人提到“子云子”和“藏心亦云渊”,暗指自己与古人有共鸣,对于菊花的趣味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借此告诫“趣菊翁”,这种超脱世俗的乐趣很难被一般人所理解。
整首诗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菊花深层内涵的欣赏和对超然境界的向往,体现了湛若水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
风鸣檐铁惊人寤。更啾啾唧唧、阶前蛩语。
忧患馀生,尝遍世间辛苦。
老至尚居人庑下,叹客里、光阴虚度。谁顾。
似孤鸿天际,北来南去。尔辈,文章非误。
便荠盐憔悴,奇怀休负。鸾凤暂羁囚,岂山鸡为侣。
我已年花将六十,依旧是,累缘儿女。凝伫。
待祖鞭先著,慰余迟暮。
弄团圞、组成蕲竹,传看纤手难释。
生绡纨素难比似,换却向来成式。霜雪质。
更隐映,斜纹不与甘蕉匹。细看成碧。
似绿水生波,雁行云外,疑是个人织。
谁行倩,妙手丝丝轻擘,此君再世踪迹。
从来尤物难长久,止恐秋风先逼。
须护惜,为巧夺天工,造物偏乘隙。
深藏满月,怕瘦减清辉,雪香飘堕,无处觅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