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伯会何憾,高云不少留。
声如鬼神过,势卷日星浮。
河汉漠无象,鱼龙方自忧。
古书难尽信,雩舞竟悠悠。
风伯会何憾,高云不少留。
声如鬼神过,势卷日星浮。
河汉漠无象,鱼龙方自忧。
古书难尽信,雩舞竟悠悠。
这首诗《闵雨》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风与云的动态之美以及它们对自然界的深刻影响。
首句“风伯会何憾”,以风神风伯设问开篇,引出对风之情感的探讨,暗示风虽能带来雨,却也难以完全满足其愿望,引人深思。接着“高云不少留”一句,描绘了天空中高耸的云朵,它们似乎不愿停留,预示着即将发生的变化。
“声如鬼神过,势卷日星浮”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述了风起云涌时的壮观景象,风声如同鬼神经过,气势磅礴,连日月星辰都仿佛被卷入其中,展现出大自然力量的雄伟与神秘。
“河汉漠无象,鱼龙方自忧”则转而描写风后河汉的景象,原本浩瀚的银河似乎失去了原有的形态,鱼龙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忧虑,进一步渲染了风雨将至的氛围。
最后,“古书难尽信,雩舞竟悠悠”表达了对古人记载的怀疑,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敬畏与无奈。雩舞,古代祈雨的仪式,此处用来形容人们在风雨前的无助与期盼,整个画面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综上所述,《闵雨》一诗通过对风、云、河汉、鱼龙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也蕴含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传统信仰与现代认知之间矛盾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