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疏斋,老来犹未情疏。
似嫌呼、缑山笙鹤,表彰特号云居。
善形容、世间有几,写绰约、天外无余。
我怅离群,阳春寡和,溉鬵来食武昌鱼。
对芳酒、一声金缕,丝竹用何如。
今逾信、古人一言,名下无虚。
记前回、东山胜赏,万株霜叶红初。
向岩前、缓移玉勒,怕林下、相失篮舆。
忘赋桃花,清新捷对,坐令辞客掷中书。
看明日、片帆东下,江渺正愁予。
凭消遣、算除睡乡,能到华胥。
笑疏斋,老来犹未情疏。
似嫌呼、缑山笙鹤,表彰特号云居。
善形容、世间有几,写绰约、天外无余。
我怅离群,阳春寡和,溉鬵来食武昌鱼。
对芳酒、一声金缕,丝竹用何如。
今逾信、古人一言,名下无虚。
记前回、东山胜赏,万株霜叶红初。
向岩前、缓移玉勒,怕林下、相失篮舆。
忘赋桃花,清新捷对,坐令辞客掷中书。
看明日、片帆东下,江渺正愁予。
凭消遣、算除睡乡,能到华胥。
这首元代姚燧的《绿头鸭·又寄疏斋》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疏斋的怀念与赞赏的词作。词中以“笑疏斋,老来犹未情疏”起笔,描绘了疏斋虽年事已高但友情依旧深厚。接着通过“缑山笙鹤”和“云居”的典故,赞美疏斋的超凡脱俗,仿佛仙人一般。词人感叹自己与疏斋离群索居,如同阳春白雪,难以共鸣,只能以武昌鱼聊以慰藉。
在饮酒对歌的场景中,词人提出即使有美妙的丝竹音乐,也比不上与疏斋的深厚情感交流。他引用古人之言,强调疏斋的名声实至名归。回忆起往昔东山赏景,满山红叶的盛况,更增添了对疏斋的思念。在游玩时,词人小心翼翼地驾车,生怕错过与疏斋相聚的机会,甚至忘记赋诗,显示出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词人想象明日乘船离去,江面浩渺,心中充满愁绪。他借梦境中的华胥国寻求慰藉,表达了对疏斋深深的挂念。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对疏斋的深深敬仰和友情的执着。
湖南三千里。百万人家争送喜。
元戎初度,和气水流山峙。
荆楚中间寿域开,翼轸傍边台躔起。
崧岳降神,维箕骑尾。见说君王注倚。
问舟楫、盐梅谁是。国人争望周公,东归几几。
功名多载旗常上,福禄平分天壤里。
家家弦管,年年弧矢。
万里七年艰险同,我车西去子舟东。
教儿强学先循理,嫁女随宜莫讳穷。
注就欧诗勤琢削,续成汉纪更磨砻。
乡人借问碧鸡使,万卷书中一老翁。
望长江东去,逐客西来,几逢秋杪。
江草不花,约鬓丝俱老。
朝士红萸,佳人雪藕,别后忍孤欢笑。
楚水楼台,巫山宫殿,五湖烟渺。
又是征帆,万里行去,旧恨鲈鱼,昔盟鸥鸟。
九日江南,上蓬莱仙岛。
三度刘郎,黄花醉里,问我几时来到。
寄语西风,饶他老子,莫欺乌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