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命轻于叶可伤,昏夜走避无向方。
巨浪连山风更鼓,浤浤汨汨雨屑凉。
屋庐漂荡全家没,其稍幸者乃有孤儿?妇哭其傍。
呜呼五歌兮歌未阑,不必眼见涕汍澜。
民命轻于叶可伤,昏夜走避无向方。
巨浪连山风更鼓,浤浤汨汨雨屑凉。
屋庐漂荡全家没,其稍幸者乃有孤儿?妇哭其傍。
呜呼五歌兮歌未阑,不必眼见涕汍澜。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地区遭遇洪水灾害的情景,诗人以悲悯之心,展现了灾民的苦难与无助。诗中通过“民命轻于叶可伤”一句,形象地表达了灾民生命之脆弱,如同风吹落叶般易受伤害。接着,“昏夜走避无向方”描述了灾民在黑暗中四处逃亡,却找不到安全方向的绝望情景。
“巨浪连山风更鼓,浤浤汨汨雨屑凉”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洪水汹涌,山川被淹没,风雨交加的恐怖景象。其中,“巨浪连山”形容洪水之大,几乎与山齐平;“风更鼓”则暗示风力之强,加剧了洪水的威力。“浤浤汨汨雨屑凉”则通过拟声词“浤浤汨汨”,形象地表现了雨水如碎屑般密集落下,给人以寒冷的感觉。
“屋庐漂荡全家没,其稍幸者乃有孤儿?妇哭其傍”这两句,揭示了洪水对人们生活造成的巨大破坏,许多家庭家破人亡,只剩下孤儿和妇女在哭泣。这里不仅体现了灾难的残酷,也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孤儿成为最无辜的受害者。
最后,“呜呼五歌兮歌未阑,不必眼见涕汍澜”表达了诗人对灾民深沉的同情和哀悼之情,即使没有亲眼见到灾民的痛苦,内心的悲伤也无法抑制。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深刻反映了古代社会自然灾害对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以及诗人对于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