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直道嗟难同,仲理风高起泽中。
虚疑富贵由来事,熟记当年失马翁。
长公直道嗟难同,仲理风高起泽中。
虚疑富贵由来事,熟记当年失马翁。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大钦所作的《遣兴十二首》中的第四首。林大钦以直道自许,却感叹于世态炎凉,难以找到志同道合之人。他以“长公”和“仲理”自比,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长公直道嗟难同”,诗人以“长公”自喻,表达了自己坚守正直之道,却难以找到同样秉持此道的人为伴。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社会风气的不满。
“仲理风高起泽中”,这里以“仲理”自比,暗示自己如同在风高浪急的环境中,依然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被世俗所淹没。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虚疑富贵由来事”,诗人对于富贵的看法持怀疑态度,认为富贵并非人生的必然结果,而是虚幻的追求。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社会价值观的反思,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熟记当年失马翁”,引用了“失马翁”的典故,比喻自己曾经遭遇过人生的挫折或失败,但通过这次经历,更加成熟和明智。这句诗体现了诗人从过往经历中汲取教训,变得更加坚强和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困境中保持自我、追求真理的决心。
眉痕吐月,倚新凉,罗袂流云栖暝。
杨柳知门尘不到,记取羊求三径。
叠石生秋,馀花媚晚,何地无幽景。
先生舒啸,结庐只在人境。
我是琴赋嵇康,依然病懒,即渐忘龙性。
留得广陵弦指在,无复竹林高兴。
裁制荷衣,称量药裹,况味君同领。
清辉遥夜,碧天飞上明镜。
平堤路。正落照、欲下城头树。
离离草色城阴,前日钿车来处。
东风宛转,吹不醒、离魂梦南浦。
却相逢、柳外黄昏,送他双燕归去。
回头海国浮云,难忘是、园林坐石萍聚。
唱彻家山浑萧瑟,话几许、零歌断舞。
如今又、江深草阁,但添得、巴山一夜语。
问飘来、甚处箫声,倚楼应是愁侣。
邻寺霜钟,故城烟柳,旷如家住江村。
半溪黄叶,老树自知门。
胥宇还来旧燕,花落后为补巢痕。
閒情有,白鸥留客,呼取隔篱尊。
楼台,谁是主,梦中槐蚁,总付秋魂。
算扁舟身世,犹繫吴根。
向晚青山更好,人外想,林屋风存。
生涯托,幽居水竹,渔钓长儿孙。
断肠直,春梦池塘自碧。
吴笺恨零落旧题,别后湖山总无色。凄凉恋去国。
同识蜉蝣过客。
低徊处,春树暮云,江鲤沈沈素书尺。南游共萍迹。
记载雪连桡,吟月移席。一官直等嗟来食。
愁万里蓬转,十年匏繫,长安漂泊似传驿。
但魂绕关北。哀恻。岁时积。
叹蜀锦江空,秦镜尘寂,瑶华玉匣伤心极。
怕腹痛回轸,感音邻笛。招魂何处,泪万点、当酒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