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日事主曾无赖,欲写狂言献至尊。
而今篱落缘生事,浑却悲欢到我门。
他日事主曾无赖,欲写狂言献至尊。
而今篱落缘生事,浑却悲欢到我门。
这首诗《遣兴十二首(其一)》由明代诗人林大钦所作,通过对比个人过去与现在的境遇,表达了深刻的人生感慨和对世事变迁的洞察。
首句“他日事主曾无赖”,描绘了诗人过去在侍奉君主时的轻浮不端,暗示了年轻时期的放纵或不成熟。接着,“欲写狂言献至尊”一句,透露出诗人曾经试图以狂放不羁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见解或情感,但最终未能得到应有的理解和接纳,可能暗含着对权力中心的无奈与失望。
转折点出现在“而今篱落缘生事”,这里“篱落”象征着生活的琐碎和平凡,意味着诗人如今的生活回归了日常的平淡与忙碌,不再追求高远的目标或理想。这一转变或许反映了诗人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后,对现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接受。
最后,“浑却悲欢到我门”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喜怒哀乐的释然,似乎已经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感波动,不再为过去的得失过分纠结。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和内心的成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不同状态,展现了诗人从青涩走向成熟的心路历程,以及对生活态度的转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折菊东篱下,携觞为燕遨。
閒情秋后放,幽艳静中高。
九月陶公酒,三闾楚客骚。
及时须采掇,忍使弃蓬蒿。
道微本一致,喧静偶殊辙。
眷言朝廷士,何必山水悦。
李侯禀灵气,家园邻大别。
庐峰五千仞,曾上扪日月。
一随青云友,久仕金马阙。
兹为东南守,双溪对寒洁。
因将洞庭客,寄使谢清绝。
想君惜不往,搔首厌符节。
泽民固重事,逸兴聊可辍。
已告林屋天,金庭锡期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