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金绯照石渠,卢沟桥畔暮踟蹰。
同盟敢托先朝后,并轨犹惭易世馀。
转自慵疏怜叔夜,宁因消渴慢相如。
无由共赋南鹏翮,大旆抟风上玉除。
邂逅金绯照石渠,卢沟桥畔暮踟蹰。
同盟敢托先朝后,并轨犹惭易世馀。
转自慵疏怜叔夜,宁因消渴慢相如。
无由共赋南鹏翮,大旆抟风上玉除。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为李本宁廉访所作的回赠之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情谊与感慨。
首联“邂逅金绯照石渠,卢沟桥畔暮踟蹰”,描绘了偶遇友人的场景,金绯之色映照在石渠之上,卢沟桥边的傍晚,诗人徘徊不前,营造出一种相遇的惊喜与离别的不舍氛围。
颔联“同盟敢托先朝后,并轨犹惭易世馀”,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也敢于相互扶持,但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未能完全并肩同行的遗憾。
颈联“转自慵疏怜叔夜,宁因消渴慢相如”,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嵇康(叔夜),表达了对友人李本宁的欣赏与理解,同时又以司马相如(相如)自比,暗示了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体现了诗人谦逊而又深情的态度。
尾联“无由共赋南鹏翮,大旆抟风上玉除”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无法共同完成壮志豪情的遗憾,希望友人能够像南鹏一样展翅高飞,最终达到理想的高度,充满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和对自身未能一同前行的惋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与友人相遇、相知、相别过程中的点滴感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恨花时,偏寂寞,雾濛濛。怕清寒、不捲帘栊。
朱楼静掩,莺声啼湿画栏东。
不堪凝望,芳园外、烟柳摇空。
问春光,晴时少,阴时半,去匆匆。况中间、人事飘蓬。
不如醉也,阴晴总付酒杯中。
羞同儿女,终朝里、怨雨愁风。
繫马红桥,正愁里、啼鹃啼鴂。
休眺雷塘一带,落花如雪。
红豆飘残东阁雨,青衫吟遍扬州月。
问旧游燕子,尽能知还能说。参军赋,潮痕没。
樊川梦,芳华歇。叹芜城寂寞,暮云千迭。
旧雨山中生桂树,新词江上迎桃叶。
甚一天枫,相作霜声,空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