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刘晃喜雨》
《同刘晃喜雨》全文
唐 / 李隆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节变寒初尽,时和气已春。

繁云先合寸,膏雨自依旬。

飒飒飞平野,霏霏静暗尘。

悬知花叶意,朝夕望中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óngliúhuàng
táng / lóng

jiébiànhánchūjìnshíchūn
fányúnxiāncùngāoxún

fēipíngfēifēijìngànchén
xuánzhīhuācháowàngzhōngxīn

注释
节变:季节变化。
寒初尽:冬季结束。
时和:气候温和。
气已春:春天的气息。
繁云:密集的云层。
先合寸:开始聚集。
膏雨:充沛的雨水。
旬:十天为旬。
飒飒:形容风雨声。
飞平野:在平原上飞舞。
霏霏:形容雨点细密。
静暗尘:使尘埃安静下来。
悬知:深感。
花叶意:花朵和叶子的生机。
朝夕:早晚。
望中:期待中。
翻译
冬季的严寒刚刚消退,春季的气息已经悄然来临。
浓厚的云层开始聚集,预示着接下来会有连续的雨水润泽大地。
风雨在平原上飒飒作响,清冷的雨滴静静地洗净了尘埃。
我深知花朵和叶子期待着新生,每天早晚都在期待新的一天的到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初临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在季节更替中的生机与活力。开篇“节变寒初尽,时和气已春”两句,简洁明快地勾勒出冬去春来的转换点,寒意已尽,温暖的春天气息开始弥漫。

紧接着,“繁云先合寸,膏雨自依旬”描述了云层聚集并逐渐降下甘霖。这里的“膏雨”,即滋润的雨水,象征着生长与滋养之意,而“依旬”则是指雨水如期而至,给予大地所需。

“飒飒飞平野,霏霏静暗尘”两句中,“飒飒”形容雨声轻柔,“飞平野”则展现了雨水无处不在的普遍性。同时,“霏霏静暗尘”描绘出细雨带来的宁静与尘埃被洗涤的景象,给人以清新之感。

最后,“悬知花叶意,朝夕望中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生机勃发的期待与欣赏。这里的“悬知”,即是指预感到花开叶动的喜悦,而“朝夕望中新”则展现了每一刻都是新的希望与美好的愿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界更新更替的美好情怀,以及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期待与欣赏。

作者介绍
李隆基

李隆基
朝代:唐   生辰: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代极盛时期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大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知晓音律,仪表雄伟俊丽。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别驾。
猜你喜欢

孟子.求放心

放豚无迹竞西奔,著意追求孰用功。

惟必操存能主敬,依然不离这腔中。

(0)

浮桥

千寻铁绾苍龙骨,七十舟横赤雁行。

来往浑如履平地,渡头无复立斜阳。

(0)

自春来数梦至阆中苍溪驿五月十四日又梦作两绝句记之·其二

亭皋败叶先秋霣,城上惊乌半夜啼。

自笑远游心未已,年来频梦到苍溪。

(0)

冬晴日得闲游偶作

不用清歌素与蛮,闲愁已自解连环。

闰年春近梅差早,泽国风和雪尚悭。

诗思长桥蹇驴上,棋声流水古松间。

笺天公事君知否,正乞柴荆到死闲。

(0)

满江红·其六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

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倦客不知身近远,佳人已卜归消息。便归来、只是赋行云,襄王客。

些个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忆。但楚天特地,暮云凝碧。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

(0)

和任师见寄之韵·其一

老来功业已蹉跎,买得生涯复不多。

十顷芰荷三径菊,醉乡容我住无何。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