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人理行舻,日出江水平。
扶桑渺何许,万里浮沧溟。
上人国之彦,夙悟最上乘。
慕此中华风,一锡事游行。
名山与奥谷,足迹已遍经。
曰予处阛阓,幸矣识韩荆。
论诗坐终日,问法天花零。
相得臭味同,蔼蔼芝兰馨。
岂比钱刀徒,市利纷以营。
去去须臾间,何以展我情。
江草色萋萋,江花亦冥冥。
浮云聚复散,不能常合并。
榜人理行舻,日出江水平。
扶桑渺何许,万里浮沧溟。
上人国之彦,夙悟最上乘。
慕此中华风,一锡事游行。
名山与奥谷,足迹已遍经。
曰予处阛阓,幸矣识韩荆。
论诗坐终日,问法天花零。
相得臭味同,蔼蔼芝兰馨。
岂比钱刀徒,市利纷以营。
去去须臾间,何以展我情。
江草色萋萋,江花亦冥冥。
浮云聚复散,不能常合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窦从周在送别一位即将返回日本的僧侣时的情景和内心感受。诗中充满了对友情、道义以及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榜人理行舻,日出江水平”描绘了清晨江面平静,船夫整理船只准备启航的景象,象征着旅程的开始。接着,“扶桑渺何许,万里浮沧溟”通过想象扶桑(日本)的遥远,表达了对友人旅途的关切与不舍。
“上人国之彦,夙悟最上乘”赞美了僧侣作为国家的精英,早年就悟得了最高层次的佛法。接下来的“慕此中华风,一锡事游行”则表明僧侣对中华文化的向往与追求,通过行走各地来实践佛法。
“名山与奥谷,足迹已遍经”描述了僧侣遍访名山大川,深入探索自然与佛法的过程。“曰予处阛阓,幸矣识韩荆”则提到在繁忙的都市中,有幸结识了韩荆,进一步丰富了僧侣的生活体验。
“论诗坐终日,问法天花零”描绘了僧侣与诗人共同探讨诗歌与佛法的场景,体现了他们精神上的契合。“相得臭味同,蔼蔼芝兰馨”表达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与高雅的气质,如同芝兰之香,令人敬仰。
最后,“岂比钱刀徒,市利纷以营”对比了那些只追求金钱利益的人,强调了僧侣与诗人所追求的精神价值。“去去须臾间,何以展我情”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以及希望未来能有机会再次相聚的愿望。
“江草色萋萋,江花亦冥冥。浮云聚复散,不能常合并”以自然景象结尾,象征着友情虽会经历离合,但如同江草江花、浮云聚散,总有重逢之时,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僧侣之间的深厚友谊,也蕴含了对自然、文化、佛法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