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阳台》
《高阳台》全文
清 / 况周颐   形式: 词  词牌: 高阳台

旧苑鸦寒,荒皋雁瘦,吴霜正染青袍。

载酒江湖,十年吹断琼箫。

玉梅花下相思路,算而今、不隔三桥。

怨良宵,满目繁华,满目萧条。

红笺枉费珍珠字,甚江关词赋,不抵金貂。

门外垂杨,要他来繫征桡。

金尊自倒休教劝,怕天涯、回首魂消。

碧迢迢,玉宇琼楼,绛鹤难招。

(0)
鉴赏

这首《高阳台》是清代词人况周颐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江南的寂寥景象。开篇“旧苑鸦寒,荒皋雁瘦”以乌鸦和瘦雁渲染出环境的冷落,暗示时光流转,人事沧桑。“吴霜正染青袍”则借秋霜点染衣衫,进一步强化了岁月的痕迹。

“载酒江湖,十年吹断琼箫”两句,通过饮酒漂泊的生活,表达了词人对往昔豪情的追忆,以及如今的孤独与落寞。“玉梅花下相思路”暗示了词人与故人的思念之情,而“算而今、不隔三桥”又透露出一种无奈的疏离感。

接下来,“怨良宵”一句,词人感叹美好的夜晚却充满哀怨,繁华与萧条并存,形成鲜明对比。“红笺枉费珍珠字”表达词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然而即使书信往来,也无法替代现实中的距离。“甚江关词赋,不抵金貂”进一步强调了情感的无尽与现实的冷酷。

“门外垂杨,要他来繫征桡”描绘了词人期待友人归来的场景,但又深知难以实现,只能独自饮酒。“金尊自倒休教劝”表达了词人不愿被劝慰,因为离愁太深,怕回首时心碎。“碧迢迢,玉宇琼楼,绛鹤难招”以仙境般的画面收尾,象征着词人对理想与过去的遥不可及的怀念。

整体来看,况周颐在这首词中以细腻的情感笔触,描绘了秋日的景色和个人的孤寂心境,展现了词人在时空流转中的无奈与哀愁。

作者介绍
况周颐

况周颐
朝代:清   字:夔笙   籍贯:况古   生辰:1859~1926

况周颐(1859~1926),晚清官员、词人。原名况周仪,因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况周颐。字夔笙,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号蕙风词隐,人称况古,况古人,室名兰云梦楼,西庐等。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宝庆。况周颐,咸丰九年(1859)九月初一日生。9岁补弟子员,11岁中秀才,18岁中拔贡,21岁以优贡生中光绪五年(1879)乡试举人。一生致力于词,凡五十年,尤精于词论。
猜你喜欢

子畅尉曹秩满侍亲摄户掾于上饶赋诗二首以送之·其二

平生几游居,有亲亦有故。

一饭或相忘,素书不能屡。

心知世情薄,但益古人慕。

如君父子贤,百盖一二数。

(0)

三兄既见过喜而赋此

村居不记元夕期,田蚕镫火俗异宜。

但馀林月光陆离,所期不来空赋诗。

明朝风作后日雪,祇道来期中已辍。

今朝小霁泥未乾,或报门前有车辙。

我穷政尔落荒山,跫然忽复解我颜。

平生交旧固多矣,风味如此端亦悭。

梅虽已谢兰可掘,有酒纵漓醅可拨。

为子一醉莫深辞,更要好诗书岁月。

(0)

雪中四诗·其二

茅檐元未觉,竹瓦偶先知。

被冷浑忘寐,窗明得屡窥。

鸡鸣因误早,犬吠极惊疑。

我亦胡为者,侵寒要索诗。

(0)

寄怀大声兄弟叔文老丈兼属三王叔侄二首·其二

今代河南客,当年吏部孙。

青毡馀翰墨,白发念田园。

邂逅成相识,飘零忍重论。

三王如见问,寄谢勿辞烦。

(0)

宿永福院

白塔转青林,微闻谷鸟音。

行馀四回顾,风至一披襟。

半日春游当,劳生落景沈。

眷焉聊税驾,老矣盍抽簪。

(0)

季奕见蕃与审知唱酬近诗过辱枉赠用韵奉答

故里归来迹转浮,是身投老计何由。

山中阅世松筠老,江上随波雁鹜流。

揽鬓不堪供潦倒,诵诗犹及问朋游。

西邻徐孺今文伯,我尔俱当让一头。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