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檐元未觉,竹瓦偶先知。
被冷浑忘寐,窗明得屡窥。
鸡鸣因误早,犬吠极惊疑。
我亦胡为者,侵寒要索诗。
茅檐元未觉,竹瓦偶先知。
被冷浑忘寐,窗明得屡窥。
鸡鸣因误早,犬吠极惊疑。
我亦胡为者,侵寒要索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雪中四诗》系列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冬夜雪中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感知和个人心境的变化。
首句“茅檐元未觉”,写屋檐上的积雪并未引起诗人的注意,暗示雪下得悄无声息。接着,“竹瓦偶先知”则通过竹瓦感知到雪的存在,进一步强调了雪的轻盈和静谧。诗人因为被子的寒冷而忘记了睡眠,但明亮的窗户让他得以多次窥见窗外的雪景。
“鸡鸣因误早,犬吠极惊疑”两句,通过鸡鸣和犬吠声,描绘出雪夜的寂静,连动物都显得异常警觉。诗人自己也感到疑惑,不明白为何在这个寒冷的夜晚,自己会如此清醒,甚至产生了创作诗歌的冲动。
最后,“我亦胡为者,侵寒要索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在这种环境下还能保持创作灵感的自嘲,同时也流露出对雪景的喜爱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冬夜雪景图,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