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翠周遭面面峰,天然形胜众山宗。
纵横兽伏林间石,天矫龙蟠屋角松。
假榻每依云共宿,抱琴时有鹤相从。
题诗人远嗟陈迹,极目秋空思万重。
紫翠周遭面面峰,天然形胜众山宗。
纵横兽伏林间石,天矫龙蟠屋角松。
假榻每依云共宿,抱琴时有鹤相从。
题诗人远嗟陈迹,极目秋空思万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景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雄伟与宁静之美。首句“紫翠周遭面面峰”以“紫翠”二字生动地描绘了山色的丰富层次,仿佛是大自然的调色盘在眼前展开。接下来,“天然形胜众山宗”一句点明了此处山峰的独特地位,暗示其自然景观之绝妙,犹如群山之中的佼佼者。
“纵横兽伏林间石,天矫龙蟠屋角松”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中动物与植物的和谐共生,兽类在林间自由穿梭,松树则如龙般蜿蜒盘旋于屋角之上,形象生动,富有生机。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假榻每依云共宿,抱琴时有鹤相从”则是对诗人生活状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的相处方式。在云层中借宿,在琴声中与鹤为伴,这样的生活充满了诗意和超脱世俗的宁静感。
最后,“题诗人远嗟陈迹,极目秋空思万重”两句则转向了对历史和未来的思考。诗人题诗留下的痕迹,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遥远,引发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遐想。站在秋空之下,诗人的心境广阔无垠,思绪万千,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是一首充满哲思与艺术魅力的作品。
潇湘山水穷欲偏,最后乃得禅僧岩。
禅僧成道久已化,独有崖崿青巉巉。
降身入洞不甚险,突兀三室谁彫劖。
东西有道若蛇窦,白云羃羃门无缄。
持火旁行不知际,七穿八窍遥相衔。
涓涓乳泉白如雪,由来此地殊仙凡。
主人引我复深入,行指岰穴尤嵌岩。
中间石鼓有异响,击拊想可参韶咸。
吾身久病苦下湿,复畏神怪来邀搀。
直趣出洞上南巘,豁若巨海张云帆。
山花斓斑出竹杪,亦有禽鸟声諵諵。
欲还未可复小驻,日脚已过东冈杉。
江左弘风流,吴中盛才杰。
文章固挺出,翰藻弥不乏。
长洲一散吏,势乃倾六合。
画工启南理,书嗣京兆业。
馀工及篆隶,一一皆卓绝。
新诗亦韶润,旧典多博涉。
萧然卧穷巷,不减原宪侠。
徵求或匪人,绢素划中裂。
愧余生后时,未及睹先达。
京华遇伯子,忘年共颃颉。
真行嗣父风,隶草变家阀。
双钩幻唐晋,片楮贵燕粤。
尤工古印记,珉玉浩森列。
龟螭两京后,科斗三代末。
澹宕杯酒间,真致表疏越。
顾我何殷勤,十指不停跋。
云霞焕楣栋,星斗烂筐箧。庞年及上寿,彭?冀相埒。
倏尔乘化终,飘然返六合。
遗迹俨若新,天路渺难越。
缅怀父子风,老泪堕阊阖。
《八哀诗·其七博士长洲文公彭》【明·胡应麟】江左弘风流,吴中盛才杰。文章固挺出,翰藻弥不乏。长洲一散吏,势乃倾六合。画工启南理,书嗣京兆业。馀工及篆隶,一一皆卓绝。新诗亦韶润,旧典多博涉。萧然卧穷巷,不减原宪侠。徵求或匪人,绢素划中裂。愧余生后时,未及睹先达。京华遇伯子,忘年共颃颉。真行嗣父风,隶草变家阀。双钩幻唐晋,片楮贵燕粤。尤工古印记,珉玉浩森列。龟螭两京后,科斗三代末。澹宕杯酒间,真致表疏越。顾我何殷勤,十指不停跋。云霞焕楣栋,星斗烂筐箧。庞年及上寿,彭?冀相埒。倏尔乘化终,飘然返六合。遗迹俨若新,天路渺难越。缅怀父子风,老泪堕阊阖。
https://shici.929r.com/shici/9kjbSs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