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山水穷欲偏,最后乃得禅僧岩。
禅僧成道久已化,独有崖崿青巉巉。
降身入洞不甚险,突兀三室谁彫劖。
东西有道若蛇窦,白云羃羃门无缄。
持火旁行不知际,七穿八窍遥相衔。
涓涓乳泉白如雪,由来此地殊仙凡。
主人引我复深入,行指岰穴尤嵌岩。
中间石鼓有异响,击拊想可参韶咸。
吾身久病苦下湿,复畏神怪来邀搀。
直趣出洞上南巘,豁若巨海张云帆。
山花斓斑出竹杪,亦有禽鸟声諵諵。
欲还未可复小驻,日脚已过东冈杉。
潇湘山水穷欲偏,最后乃得禅僧岩。
禅僧成道久已化,独有崖崿青巉巉。
降身入洞不甚险,突兀三室谁彫劖。
东西有道若蛇窦,白云羃羃门无缄。
持火旁行不知际,七穿八窍遥相衔。
涓涓乳泉白如雪,由来此地殊仙凡。
主人引我复深入,行指岰穴尤嵌岩。
中间石鼓有异响,击拊想可参韶咸。
吾身久病苦下湿,复畏神怪来邀搀。
直趣出洞上南巘,豁若巨海张云帆。
山花斓斑出竹杪,亦有禽鸟声諵諵。
欲还未可复小驻,日脚已过东冈杉。
这首诗描绘了禅僧岩的自然景观与神秘氛围,诗人沈辽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禅僧岩独特美的赞叹。
诗中首先描述了潇湘山水的尽头,最后才发现了禅僧岩这一隐秘之地。禅僧虽已成道化去,但其留下的崖壁依然青翠挺拔,象征着禅僧的精神永存。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进入洞穴的奇险与神秘,洞内空间错落有致,仿佛自然雕琢而成。乳泉涓涓,清澈如雪,彰显了此处超凡脱俗的气质。诗人被引导深入洞穴,发现石鼓发出奇异声响,似乎能与古代音乐相媲美。然而,诗人因长期患病,担心遭遇神怪,最终决定离开,返回山巅,心情豁然开朗。山花烂漫,鸟鸣声声,虽欲再停留,但天色已晚,只得继续前行。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禅僧岩的自然之美与神秘之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脂雨东流,觉春去、绿阴如幄。
尝记得、桃花碧径,自怜幽独。
日暮碧云空冉冉,摘花小袖犹依竹。
望江南、草色欲连天,人江北。
谁共翦,西窗烛。
谁共度,西园曲。
甚采香情懒,楚骚谁续。
海远休寻双燕信,夜长争忍孤鸾宿。
夹缃签、曾有旧题诗,镫前读。
寒食无情,阳春如客,晚风落尽繁枝。
落红堆径,小槛立移时。
乐事不堪再省,吴乡远、愁思依依。
谁家燕,斜穿绣幕,轻惹画梁泥。
还知。
人寂寞,殷勤软语,来说差池。
怕王孙归去,芳草离离。
倚翠屏山梦断,无心听、啼鸟催归。
何时向,溪流练带,一舸载鸱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