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瞳翠羽与凡殊,比翼雕笼影不孤。
语入蕉窗声可听,梦回竹径色疑无。
雪衣名字休相混,红豆生涯尚故吾。
莫误前头是青鸟,琼轩小立话斯须。
金瞳翠羽与凡殊,比翼雕笼影不孤。
语入蕉窗声可听,梦回竹径色疑无。
雪衣名字休相混,红豆生涯尚故吾。
莫误前头是青鸟,琼轩小立话斯须。
这首《绿鹦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只与众不同的绿鹦鹉,它拥有金瞳翠羽,与普通的鹦鹉大相径庭。在雕笼中,它并不感到孤独,反而与影子相伴,似乎在享受这份静谧。其叫声悦耳动听,仿佛能穿透蕉窗,让人听得如痴如醉;而梦醒时分,那绿色的身影却仿佛消失于竹径之间,令人捉摸不定。
诗人赋予这只绿鹦鹉以雪衣和红豆的象征意义,强调其独特身份与纯洁无瑕的本性。它并非与世隔绝,而是保持着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如同红豆般珍贵,坚守着自己的生活方式。诗中还巧妙地将绿鹦鹉与传说中的青鸟相提并论,暗示了它可能拥有的神秘力量或象征意义,琼轩小立间,与之交谈片刻,便能感受到其深邃的智慧与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绿鹦鹉形象的刻画,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与内在的独特性,更蕴含了对自然和谐共生、个体独特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微妙而深远的联系。
我生好吟哦,无病常自灸。
焉知入膏肓,有药不可救。
敝帚聊自享,酱瓿岂堪覆。
昨者从南来,三见春月彀。
萧然绝车骑,疏帘挂清昼。
徒闻群蛙聒,未睹蛟龙吼。
凌晨闻叩门,晏子方南首。
披衣不及带,倒屣出迎瘤。
入门气轩昂,高谈走飞溜。
眉间一道青,照见西山秀。
索我袖中诗,一见辄心售。
宿瘤众所丑,瘦骨公独购。
未曾施鞭箠,遽先饰文绣。
中原盛旗鼓,先生为领袖。
要当扫淫哇,未可饰凡陋。
嗟余何所成,闻此但颜厚。
肩墙烦屡窥,朽木何足镂。
乞公《韶濩》音,洗我筝笛奏。
虚宿之精落公手,化为此树森高寒。
绿云战雨忽百载,苍根拔地中孤蟠。
一段青铜高过屋,年年目饱冰霜足。
贞干犹疑宿彩鸾,丹心真合供神烛。
琪林碧树空清高,幸草凡花都慑伏。
表祥殊似建隆观,流芬并胜音声木。
长安驰道千万株,鼠耳兔目争扶疏。
却到城东誉嘉树,树犹如此人何如?
当日盲风吹雨黑,独对青天不改色。
雷霆在上鉴此心,枝叶虽多心自直。
温室归翻种树书,留会云根耐剥蚀。
想见长镵孤往时,护持只信神明力。
江南是处皆棠阴,海上人来增叹息。
先生树木如树人,百年落落树亦神。
槐花满地踏秋雨,我是先生旧部民。
《湘潭馆陈沧洲先生手植槐》【清·许乔林】虚宿之精落公手,化为此树森高寒。绿云战雨忽百载,苍根拔地中孤蟠。一段青铜高过屋,年年目饱冰霜足。贞干犹疑宿彩鸾,丹心真合供神烛。琪林碧树空清高,幸草凡花都慑伏。表祥殊似建隆观,流芬并胜音声木。长安驰道千万株,鼠耳兔目争扶疏。却到城东誉嘉树,树犹如此人何如?当日盲风吹雨黑,独对青天不改色。雷霆在上鉴此心,枝叶虽多心自直。温室归翻种树书,留会云根耐剥蚀。想见长镵孤往时,护持只信神明力。江南是处皆棠阴,海上人来增叹息。先生树木如树人,百年落落树亦神。槐花满地踏秋雨,我是先生旧部民。
https://shici.929r.com/shici/nEzI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