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僻居》
《僻居》全文
宋 / 康与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巷僻过从少,柴门尽日关。

莺声常在柳,云影不离山。

有道难言□,虽贫未厌閒。

川原烟四暝,春思有无间。

(0)
翻译
巷子偏僻来往人少,柴门整天紧闭不开。
黄莺歌声总在柳树边,云彩的影子始终伴着山峦。
有些道理难以言表,即使贫穷也未曾觉得厌倦。
广阔的平原和河流笼罩在暮色中,春天的思绪时有时无。
注释
巷僻:偏僻的小巷。
过从:来往的人。
柴门:简陋的木门。
尽日:整天。
关:关闭。
莺声:黄莺的鸣叫声。
柳:柳树。
云影:云彩的影子。
山:山峰。
有道:深奥的道理。
难言:难以表达。
虽:即使。
贫:贫穷。
未厌閒:并未感到厌倦。
川原:平原和河流。
烟四暝:暮色弥漫。
春思:春天的思绪。
有无间:时有时无。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康与之所作的《僻居》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乡村生活画面。首句“巷僻过从少”展现了居住环境的偏僻,人迹罕至,邻里交往不多。接着,“柴门尽日关”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宁静,柴扉常常紧闭,与世隔绝。

诗中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莺声常在柳”以莺鸟的鸣叫和垂柳相伴,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也暗示诗人内心的恬淡与自在。然而,“云影不离山”又透露出一种孤独感,山与云的相伴,仿佛象征着诗人与外界的疏离。

“有道难言□”一句,可能是诗人感慨人生哲理难以言表,或者是对某种困境的隐喻,此处的□可能代表省略或难以言说的情绪。尽管身处贫困,“虽贫未厌閒”,诗人并未因物质匮乏而感到厌倦,反而享受着这份闲适的生活。

最后两句“川原烟四暝,春思有无间”描绘了傍晚时分,平原上雾气弥漫,春意朦胧,诗人的心境也似这春思一般,时有时无,既迷茫又富有诗意。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淡泊,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康与之

康与之
朝代:宋   字:伯可   号:顺庵   籍贯:洛阳   生辰:1147

康与之字伯可,号顺庵,洛阳人,居滑州(今河南滑县)。生平未详。陶安世序其词,引与之自言:“昔在洛下,受经传于晁四丈以道,受书法于陈二丈叔易。”建炎初,高宗驻扬州,与之上《中兴十策》,名振一时。秦桧当国,附桧求进,为桧门下十客之一,监尚书六部门,专应制为歌词。绍兴十七年(1147),擢军器监,出为福建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桧死,除名编管钦州。二十八年,移雷州,再移新州牢城,卒。
猜你喜欢

一萼红·其二丙午春赤城山中题花光卷

玉婵娟。甚春馀雪尽,犹未跨青鸾。

疏萼无香,柔条独秀,应恨流落人间。

记曾照、黄昏淡月,渐瘦影、移上小阑干。

一点清魂,半枝空色,芳意班班。

重省嫩寒清晓,过断桥流水,问信孤山。

冰粟微销,尘衣不浣,相见还误轻攀。

未须讶、东南倦客,掩铅泪、看了又重看。

故国吴天树老,雨过风残。

(0)

瀑布二首·其二

万仞青空不可攀,天将飞瀑挂其间。

一双玉塔倚绝壁,两道白云腾半山。

覆器以攲嗟鲁庙,设瓴而建笑秦关。

春风一卷出山去,万里青秧抱瓮闲。

(0)

阙题

此亭形胜压东州,吴越山川日夜浮。

万顷怒涛胥愤烈,一舠明月蠡风流。

悲鸣华表千年鹤,缥渺沙洲数点鸥。

倦客来游空吊古,那堪更上最高楼。

(0)

谢赵倅送双雉腊蹄

文雉双双彩翼开,闯笼照水不惊猜。

想君当日中牟化,带得桑田驯底来。

(0)

游栖霞庵约平甫至因寄

渺渺林间路,萧萧物外僧。

高阴凉易入,闲貌老难增。

官事真伤锦,君恩更饮冰。

求田此山下,终欲忤陈登。

(0)

读眉山集次韵雪诗五首·其三

惠施文字黑如鸦,于此机缄漫五车。

皭若易缁终不染,纷然能幻本无花。

观空白足宁知处,疑有青腰岂作家。

慧可忍寒真觉晚,为谁将手少林叉。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