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眉山集次韵雪诗五首·其三》
《读眉山集次韵雪诗五首·其三》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惠施文字黑如鸦,于此机缄漫五车。

皭若易缁终不染,纷然能幻本无花。

观空白足宁知处,疑有青腰岂作家。

慧可忍寒真觉晚,为谁将手少林叉。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标题为《读眉山集次韵雪诗五首(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前人文学成就的崇敬以及自己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

“惠施文字黑如鸦”,开篇即以强烈的笔触描绘出惠施之文,如同乌鸦般的黑色,给人以深邃、神秘的感觉。接着,“于此机缄漫五车”则形象地说明了作者对前人文学作品的广泛涉猎与深入研究。

“皭若易缁终不染”,这里的“皭”指的是布帛,意指文字纯洁无瑕,如同未经染色的白布。接下来的“纷然能幻本无花”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学创作的高超技艺和深邃思想,即便是纷乱复杂的情感,也能够通过文字巧妙地展现,宛如幻术一般。

“观空白足宁知处”,此句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心境。作者似乎在告诉我们,他在阅读和思考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紧接着,“疑有青腰岂作家”则表达了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怀疑与探索,是否还有隐藏的智者或艺术家未被世人发现。

最后两句“慧可忍寒真觉晚,为谁将手少林叉”,通过对比和反问,王安石表达了自己对于智慧与创作的深刻体悟。这里的“忍寒”指的是能够承受孤独与挑战,而“真觉晚”则是说作者自己的觉醒可能来得太迟缓。最后,“为谁将手少林叉”则是一种自我反思,询问自己是否在为某种理想或信念而坚持着。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王安石对文学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复杂表达,还透露出他对于传统文化与个人创作之间关系的思考。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送杨孝廉之京

刺桐花发荔初垂,海国逢君话别离。

日下共传优对策,天边相送醉题诗。

石城古树秋风早,淮水孤帆夕鸟迟。

君有长才如贾谊,追趋好向凤凰池。

(0)

石竹山紫云洞

群峰际东海,一峰凌紫云。

昔人炼丹处,石室莓苔纹。

飘飘龙虎车,即此上丹阙。

惟留白鹤影,宛在青松月。

下有静者庐,其人颇淳庞。

一水落天镜,万花明石窗。

药食有时暇,还来叩岩关。

心与鱼鸟乐,身随天地閒。

伊余困流俗,十载未应还。

长歌赋招隐,梦绕天涯山。

(0)

感秋·其十八

圣人立名教,朋友居人伦。

异体相谋合,惟德可为邻。

何如便佞子,婉娈来相亲。

昔为金与兰,中道若参辰。

投以明月珠,按剑反见嗔。

对面隔山岳,欲达路无因。

数疏既有戒,昌言迹非真。

惟应管鲍交,此道恒自信。

(0)

感秋·其十六

空谷有隐士,服食常不周。

藿羹笑钟鼎,裋褐轻王侯。

樵渔有时閒,但与麋鹿游。

持身岂不隘,安命固无忧。

我愿见其人,欲往道无由。

迷途谅未远,反策营吾丘。

(0)

次则中见赠韵

海鹤东游久未还,青田芝老白云寒。

前身己悟三生石,大药难逢九转丹。

好景每从愁里过,乡山长在梦中看。

百年身世真何物,白首劳生未得安。

(0)

琴操五首·其二荆山

荆山兮日曛。款予璞兮君门。世玉石兮罔分。

皇览以余为谩,足再刖兮心不惩。

予玉诚珉兮君之明。痛泣血兮山阿。

君不闻兮奈何。君不闻兮矢心不移。

石之腐兮君我知。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