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婵娟。甚春馀雪尽,犹未跨青鸾。
疏萼无香,柔条独秀,应恨流落人间。
记曾照、黄昏淡月,渐瘦影、移上小阑干。
一点清魂,半枝空色,芳意班班。
重省嫩寒清晓,过断桥流水,问信孤山。
冰粟微销,尘衣不浣,相见还误轻攀。
未须讶、东南倦客,掩铅泪、看了又重看。
故国吴天树老,雨过风残。
玉婵娟。甚春馀雪尽,犹未跨青鸾。
疏萼无香,柔条独秀,应恨流落人间。
记曾照、黄昏淡月,渐瘦影、移上小阑干。
一点清魂,半枝空色,芳意班班。
重省嫩寒清晓,过断桥流水,问信孤山。
冰粟微销,尘衣不浣,相见还误轻攀。
未须讶、东南倦客,掩铅泪、看了又重看。
故国吴天树老,雨过风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花前月下的意境。"玉婵娟"指的是美丽的花朵,"甚春馀雪尽"表明时值初春,残雪刚刚融化,而花还未能骑乘青鸾(即翠绿色的枝条)展现其姿色。"疏萼无香"则透露出诗人对花的细腻观察,即使是稀疏的花朵也没有芬芳的香气,反而以"柔条独秀"捕捉读者眼球。
"应恨流落人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接着,"记曾照、黄昏淡月"是回忆过去与花共度的时光,"渐瘦影、移上小阑干"则描绘出月亮渐渐西沉,映照在矮墙上的情景,给人一种静谧和凄清之感。
"一点清魂,半枝空色,芳意班班"中的"一点清魂"可能指的是花瓣或是诗人的灵魂,与"半枝空色"相呼应,传达出一种淡雅脱俗的美。"芳意班班"则是对这份美好情感的概括。
"重省嫩寒清晓"表明诗人在一个清晨反复体味着春日的微冷气息,而"过断桥流水"则是在描绘一幅幽静的山中景象。"问信孤山"可能是诗人询问大自然关于生命和美好的信息。
"冰粟微销,尘衣不浣"中的"冰粟"指的是雪花或是花瓣,"微销"意味着它们正在悄然消融,而"尘衣不浣"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清洁渴望,但却难以达到。
"相见还误轻攀"可能是在表达对逝去美好的追念和牵挂。"未须讶、东南倦客"中的"东南倦客"暗示诗人自己也是一位旅途中感到疲惫的游子,而"掩铅泪、看了又重看"则是在表达对美好事物过于珍视,生怕错过。
最后,"故国吴天树老,雨过风残"是诗人对故土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受。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致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对生活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