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菩萨蛮·其一秋》
《菩萨蛮·其一秋》全文
宋 / 朱淑真   形式: 词  词牌: 菩萨蛮

秋声乍起梧桐落,蛩吟唧唧添萧索。

欹枕背灯眠,月和残梦圆。

起来钩翠箔,何处寒砧作。

独倚小阑干,逼人风露寒。

(0)
注释
秋声:秋天的声音,指秋风吹动树叶和虫鸣声。
乍起:突然开始。
梧桐:一种落叶乔木,古人常用来象征秋天。
落:落下。
蛩吟:蟋蟀的叫声。
唧唧:形容虫鸣声。
萧索:凄凉、冷清。
欹枕:斜倚着枕头。
背灯:背对着灯光。
残梦:未完成的梦。
圆:圆满,这里形容月光与梦境的融合。
钩翠箔:拉起绿色的窗帘。
寒砧:寒冷季节用来捣衣的砧板声,代指远方的砧声。
作:发出。
阑干:栏杆。
逼人:直逼人来,让人感到。
风露寒:清冷的风和露水。
翻译
秋意初起,梧桐叶落下,蟋蟀的鸣叫更显凄凉。
我斜靠枕头,背对着灯光入睡,月光与未完的梦境相映成圆。
醒来后,我拉起绿色的窗帘,远处传来阵阵寒砧声。
独自倚在栏杆上,清冷的风露直逼肌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静谧与凉意。首句“秋声乍起梧桐落”展现了秋天特有的景象,梧桐叶随风而落,发出悦耳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气氛。紧接着,“蛩吟唧唧添萧索”则从声响上加深这种季节感,蟋蟀的鸣叫与秋天的萧瑟相得益彰。

中间两句“欹枕背灯眠,月和残梦圆”表现了诗人在这宁静夜晚中的悠然情境。躺在床上,背对着灯光,沉浸在由月色柔和的睡意与未醒的梦境中。

后两句“起来钩翠箔,何处寒砧作”则是诗人从睡梦中惊醒,起来整理窗棂,外面传来了远处的砧板声,似乎在提醒着某种即将到来的冷清气息。

最后,“独倚小阑干,逼人风露寒”中,诗人孤独地依靠在栏杆边,迎面而来的是秋夜中的凉意与湿润的露水,让人感到一种凄清感。

整首诗通过对秋声、蛩鸣、梦境、月色等元素的细腻描绘,传递出了一种淡远幽深的情怀和对孤寂之美的独特领悟。

作者介绍
朱淑真

朱淑真
朝代:宋   号:幽栖居士   籍贯: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约1135~约1180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生于仕宦之家。幼警慧、善读书,但一生爱情郁郁不得志。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因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是劫后余篇。
猜你喜欢

简赠欧阳伯威二绝句·其二

三年身不到穷冈,诗友飘零半在亡。

杯里纵能谈矻矻,镜中无复鬓苍苍。

(0)

喜雨投詹信州口号六首·其二

使君自是为霖手,要雨雨来何旱忧。

报尔田家但勤力,今年定有十分秋。

(0)

晚过彦真山亭并呈允升季仪兼属照邻二首·其二

寤寐诗名岁月过,日来方喜和羊何。

秋风奈我当归去,湘水湘山馀恨多。

(0)

寄莫万安升之二首·其一

我坐移官不作忧,得君为主见风流。

移官得此天如恶,遣落江西尽处头。

(0)

重午日摘枇杷荐酒因成两绝句·其二

蜀酒能袪虑,昌阳解引年。

楚君为楚节,湘客念湘船。

(0)

送曾耆英持胡端殿书谒张袁州四首·其三

袁州张侯吾所闻,政事不减大冯君。

如云已召符节令,行矣君其无惮勤。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