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廛隐堂为杨元会赋》
《廛隐堂为杨元会赋》全文
宋 / 陈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大隐何曾去市廛,人间真有遁神仙。

身閒已觉尘难染,心远由来地自偏。

何事游方期汗漫,不妨酌月问婵娟。

胸中丘壑可窥处,墨戏纵横出渭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ányǐntángwèiyángyuánhuì
sòng / chén

yǐncéngshìchánrénjiānzhēnyǒudùnshénxiān

shēnxiánjuéchénnánrǎnxīnyuǎnyóuláipiān

shìyóufānghànmànfángzhuóyuèwènchánjuān

xiōngzhōngqiūkuīchùzònghéngchūwèichuān

翻译
真正的大隐士从未离开过市井,人间确实有超脱世俗的神仙。
身心闲适已觉得尘世污浊难以沾染,心灵远离尘嚣自然选择偏远之地。
为何要四处游历期待无拘无束,不妨对着明月询问美丽的嫦娥。
胸中自有山水丘壑,他的书画技艺在渭川间自由挥洒。
注释
大隐:指深藏不露、超脱世俗的人。
市廛:市集或城市。
遁神仙:超脱尘世的神仙。
身閒:身心清闲。
尘难染:不受尘世污染。
心远:心境高远。
地自偏:地理位置偏远。
游方:云游四方。
期汗漫:期待无拘无束的漫游。
酌月:对着月亮饮酒。
婵娟:指月亮,也代指美女。
胸中丘壑:心中的山水画卷。
墨戏:书法和绘画。
出渭川:源自或展现于渭川地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棣所作的《廛隐堂为杨元会赋》。诗中描绘了一位大隐之人,他并未真正离开繁华的市井,却在心中保持着超脱与隐逸的状态。"大隐何曾去市廛"一句,表达了主人公的深藏不露和超然物外。"人间真有遁神仙"则赞美了这种既能融入尘世又能超脱世俗的境界。

"身閒已觉尘难染,心远由来地自偏"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内心的宁静和生活环境的清幽。他享受着闲适的生活,感觉尘世的纷扰难以侵扰,因为他的心境远离尘嚣,自然环境也显得格外偏僻而宁静。

"何事游方期汗漫"暗示了主人公可能在追求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酌月问婵娟"则以月夜饮酒、与月亮对话的形象,展现了其超脱的诗意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胸中丘壑可窥处,墨戏纵横出渭川",通过赞美主人公胸中的才情和艺术创作,如渭川之水般流淌自如,揭示了他的才华横溢和对隐逸生活的独特见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的描绘,赞扬了隐逸生活中的高雅情趣和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陈棣
朝代:宋

宋处州青田人,字鄂父。陈汝锡子。以父荫为桐川掾,官至潭州通判。其诗于南渡之初,已先导宋季江湖之派,大都平易近情,不失风旨。有《蒙隐集》。
猜你喜欢

沈德潜为其父请封陈亲遗训声泪俱下此所谓终身之慕乎甚嘉悯焉从其请而赐之句

书笈旧行装,逝将返故乡。

成名发惊白,锡类诏誊黄。

奚用悲寥落,应知遂显扬。

斧邱陈奠处,不愧教忠堂。

(0)

御园新秋·其二

玫阶簇簇发秋花,微递清芬饱露华。

今古常醒风月梦,朝晡几报蝶蜂衙。

浇书瀹茗燃枯竹,模帖临池剪绿芭。

消得闵农眉略放,澄心味道足生涯。

(0)

香山新秋·其二

晶明惨淡眄云天,写出欧阳赋一篇。

今日意行多所得,从教吟兴向秋偏。

(0)

拟古四首·其三韦左司应物

凉夜寂无眠,幽斋此独坐。

竹树暗影流,风月今宵颇。

静对谁共言,翻使双眉锁。

一别两萧条,知君应似我。

(0)

栀子花

叶是绿云护,花如白玉攒。

风情常淡远,露影已阑干。

祗以色香净,因之拟议难。

三闾如识此,定不更滋兰。

(0)

雩祭回銮辇中即事·其二

香衢迤逦不生尘,夹道惟逢欢喜人。

恰似身游极乐国,纷随威凤与斑麟。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