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夜寂无眠,幽斋此独坐。
竹树暗影流,风月今宵颇。
静对谁共言,翻使双眉锁。
一别两萧条,知君应似我。
凉夜寂无眠,幽斋此独坐。
竹树暗影流,风月今宵颇。
静对谁共言,翻使双眉锁。
一别两萧条,知君应似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书斋中,周围被竹树的阴影所环绕,微风与月光交织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的“凉夜寂无眠”直接点明了时间与心境,夜晚的凉意与内心的孤寂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
“竹树暗影流,风月今宵颇”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深而略带神秘的环境,竹树的影子在夜风中流动,仿佛是时间的痕迹,而风与月则成为了夜晚的见证者,它们的存在让这个夜晚显得更加不平凡。
“静对谁共言,翻使双眉锁”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流露,面对如此静谧的夜晚,诗人却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让他眉头紧锁,无法释怀。这种孤独感不仅体现在身体上,更深入到了心灵深处,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悲凉。
最后,“一别两萧条,知君应似我”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虽然两人相隔两地,各自经历着生活的艰辛与孤独,但彼此的心境却是相通的。这句话不仅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共同命运的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幅孤独而深情的画面,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哲思与情感的共鸣。
龙髻盘云翠作翘,绣鞋尖小束轻绡。
鳞鸿附托芳心许,弟妹传呼小字娇。
彩凤竟分萧史伴,黄花瘦减易安腰。
无端却忆朱帘下,手劈云香待月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