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人歌白雪,巴徒岂捲舌。
当时高深意,举国莫能彻。
此士何独然,聊以慰所悦。
迂衢何足由,高调见馀烈。
一蒙登徒谗,千载为悲切。
郢人歌白雪,巴徒岂捲舌。
当时高深意,举国莫能彻。
此士何独然,聊以慰所悦。
迂衢何足由,高调见馀烈。
一蒙登徒谗,千载为悲切。
这首诗《咏史六首(其一)》是明代诗人林大钦的作品。诗中以“郢人歌白雪,巴徒岂捲舌”开篇,巧妙地运用了楚辞中的典故,将郢人与巴人对比,表达了对才华横溢之士在社会中遭遇的不公和误解的感慨。郢人擅长歌唱,而巴人则难以理解或接纳这种高雅的艺术形式,比喻有才华的人在某些环境下的处境。
接着,“当时高深意,举国莫能彻”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才华与理解之间的鸿沟,即使在当时,也难以被广泛理解和接受。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真正才华的尊重和对社会普遍认知局限性的反思。
“此士何独然,聊以慰所悦”则转而探讨为何只有少数人才能理解并欣赏这种高深的才华,诗人试图以此寻求安慰,同时也流露出对知音难遇的无奈和感慨。
最后,“迂衢何足由,高调见馀烈”表达了对传统路径的质疑,认为那些所谓的常规道路并不足以承载真正的才华,而那些高亢的、独特的表达方式,虽然可能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一蒙登徒谗,千载为悲切”则是对历史上因谗言而遭受不公正对待的杰出人物的同情和哀叹,强调了历史上的悲剧往往源于误解和嫉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隐喻,深刻反映了对才华与社会认知之间矛盾的思考,以及对历史悲剧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和人性理解的深切关怀。
芜城十月霜飞早,游子相逢惜秋草。
镂管争从月下吟,瑶觞竞向花前倒。
忽闻屈子天际来,座中众客欢如雷。
共言意气为君发,共言怀抱为君开。
闻君平生不得志,读尽奇书有奇事。
万里麻鞋讯故人,千金宝剑留深意。
踏遍人间古战场,掉头不肯事侯王。
弹琴独看文君鬓,典酒频销陆贾装。
几年漂泊人难测,憔悴兰成归未得。
八月槎浮桂海潮,六朝山爱斜阳色。
偶然乘兴来观涛,明月同寻廿四桥。
只有客怜词客赋,更无人听玉人箫。
竹西握手天将雪,满路西风打黄叶。
送君又上白门船,秋尽垂杨不堪折。
杜牧凄凉梦懒成,狂歌一曲别离情。
西园宾客皆云散,独听寒江暮雨声。
《芜城歌赠送屈翁山》【清·吴绮】芜城十月霜飞早,游子相逢惜秋草。镂管争从月下吟,瑶觞竞向花前倒。忽闻屈子天际来,座中众客欢如雷。共言意气为君发,共言怀抱为君开。闻君平生不得志,读尽奇书有奇事。万里麻鞋讯故人,千金宝剑留深意。踏遍人间古战场,掉头不肯事侯王。弹琴独看文君鬓,典酒频销陆贾装。几年漂泊人难测,憔悴兰成归未得。八月槎浮桂海潮,六朝山爱斜阳色。偶然乘兴来观涛,明月同寻廿四桥。只有客怜词客赋,更无人听玉人箫。竹西握手天将雪,满路西风打黄叶。送君又上白门船,秋尽垂杨不堪折。杜牧凄凉梦懒成,狂歌一曲别离情。西园宾客皆云散,独听寒江暮雨声。
https://shici.929r.com/shici/uyQGrLeSnR.html
屋上春鸠鸣,田家谷始播。
时雨催我还,倚锸檐前坐。
牧童去未归,雨声听渐大。
时雨岂不嘉,所虑老牛饿。
自往唤牧童,牵牛入兰卧。
我牛既以来,我锸行须荷。
田畴及时治,况复雨初过。
亦知冒雨寒,为农焉敢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