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明惨淡眄云天,写出欧阳赋一篇。
今日意行多所得,从教吟兴向秋偏。
晶明惨淡眄云天,写出欧阳赋一篇。
今日意行多所得,从教吟兴向秋偏。
这首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题为《香山新秋(其二)》。诗中描绘了秋日香山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诗人情感的交融。
“晶明惨淡眄云天”,开篇以“晶明”形容秋日阳光的清澈明亮,而“惨淡”则暗示着云层的稀薄,两者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既明亮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人以“眄”字,生动地描绘了目光在云天间游移的情态,仿佛在细细品味这独特的秋日风光。
“写出欧阳赋一篇”,这里借用了欧阳修的典故,暗含诗人对欧阳修作品的敬仰,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这样的美景中创作的冲动。通过“写出”二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创作欲望,也暗示了他希望通过文字来捕捉和表达这份美景的意图。
“今日意行多所得”,说明诗人在这次漫步中收获颇丰,无论是对自然的感悟还是内心的触动,都让他感到满足和喜悦。这里的“所得”不仅仅是指物质上的收获,更多的是心灵上的感悟和精神上的滋养。
“从教吟兴向秋偏”,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特别的喜爱和对诗歌创作的浓厚兴趣。在秋天这个季节,诗人的灵感似乎更加丰富,他愿意让自己的吟咏之情偏向于秋天,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和对诗歌创作的热忱,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跨飞鸾、醉吹瑶笛,蓬莱知在何处。
薰风飘散荷花露。梦觉已非帝所,忘归路。
谁知道、人间别有神仙侣。身游枢府。
奈诏入玉楼,猛骑箕尾,四海忆霖雨。问王母。
天上桃红几度。蕊宫今是谁主。
明年甲子从头数,春入鬟云鬓雾。如今去。
是处里、福田都著黄金布。庭前玉树。
看子早生孙,孙还生子,岁岁彩衣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