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芒收采,云容放晓,羲驭渐扬明。
觚坛竣事,斋风袭、衮衣轻。銮路尘清。
甘泉卤簿,祲威肃、回轸旋衡。千官道从粲簪缨。
钧奏间韶英。瞻龙闱,近凤城。
都人云会,芬茀夹道欢迎。宸极尊荣。卮玉庆熙成。
琼楼天上起和声。布春泽,洪畅寰瀛。
嵩呼万岁,鳌三抃、颂升平。
星芒收采,云容放晓,羲驭渐扬明。
觚坛竣事,斋风袭、衮衣轻。銮路尘清。
甘泉卤簿,祲威肃、回轸旋衡。千官道从粲簪缨。
钧奏间韶英。瞻龙闱,近凤城。
都人云会,芬茀夹道欢迎。宸极尊荣。卮玉庆熙成。
琼楼天上起和声。布春泽,洪畅寰瀛。
嵩呼万岁,鳌三抃、颂升平。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庄严而又盛大的祭祀场景。开篇“星芒收采,云容放晓,羲驭渐扬明”写出了早晨天空的壮丽景象,星辰渐隐,云层舒展,太阳逐渐升起,光明普照。这是古代常见的用以描绘日出景象的手法,寓意着新的一天开始。
接下来的“觚坛竣事,斋风袭、衮衣轻”则转向祭祀准备的情形。觚坛即供奉神灵之所,竣事意味着一切都已准备就绪;斋风指的是清净的气氛,衮衣是古代官员或祭司穿戴的正式服饰,这里表明祭祀者已经穿戴整齐,精神饱满。
“銮路尘清”则描写了通往祭坛的小径已被打扫干净,没有一丝尘埃,显示出对这次祭祀活动的庄重和细致。
以下几句:“甘泉卤簿,祲威肃、回轸旋衡。千官道从粲簪缨”写出了甘美的清泉流淌,香气四溢,以及高贵而严肃的祭礼场面。千官指的是众多的官员,他们穿戴着华丽的服饰,从事于这次盛大的仪式。
“钧奏间韶英”则是音乐的描写,钧奏意味着悠扬的乐声,而间韶英则可能暗示了乐曲中优美的旋律部分或特定的演奏安排。
紧接着,“瞻龙闱,近凤城”一句,通过对宫殿的描绘,再次强调了这场祭祀活动的宏大和尊贵。瞻龙闱可能是指某个供奉龙形象的地方,而近凤城则是对皇宫或神圣之所的称呼。
“都人云会,芬茀夹道欢迎”展现了人们聚集在道路两旁,以花香和鲜艳的布置来欢迎祭祀队伍的情景。都人即京城中的居民,他们通过举行这样的仪式表达对祭祀活动的支持与喜悦。
“宸极尊荣”一句则直接点出了这场祭祀活动的最高贵者——皇帝,其尊贵无比。“卮玉庆熙成”可能是指某种吉祥或成功的象征,表明整个仪式顺利完成。
最后,“琼楼天上起和声。布春泽,洪畅寰瀛”一段,写出了祭祀结束后,乐声在高楼中回荡,宴会上的欢快气氛,以及对未来美好祝愿的展开。
“嵩呼万岁,鳌三抃、颂升平”则是对长寿和太平盛世的祈求。嵩呼即山呼海叹,比喻声势浩大;鳌三抃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即在此表达深情厚谊之意;颂升平则意味着赞美太平盛世,愿国泰民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祭祀准备、仪式进行以及后续宴会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宏大而庄严的祭祀活动,以及人们对于和谐美好未来的美好祝愿。
晓凉散策,恨西风不贷,一池残绿。
谁与冰轮撝玉斧,恰好今宵圆足。
树杪翻光,莎庭转影,零乱昆台玉。
荡胸清露,闲须浇下醽醁。
休问湖海飘零,老人心事,似倚岩枯木。
万里亲知应健否,脉脉此情谁属。
世虑难平,天高难问,倚遍阑干曲。
不妨随寓,买园催种松竹。
风露澹秋容,汀洲肃秋气。
吾庐倚高寒,游目周品汇。
既空买山资,恨欠除堂费。
醪觞漾篱菊,浅酌殊有味。
蜜饵杂园蔬,何妨食之既。
兴酣一凭眺,情感匆累忾。
裔夷恃天骄,边关犹鼎沸。
杀气缠惨澹,将材乏沈毅。
吁嗟楚芡荒,遑恤顷筐暨。
腐儒拙料事,积忧漫如猬。
伊昔贤哲人,用智奔流未。
驷隙讵容追,蚁溃可不畏。
索裘已较晚,寒机密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