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也,日初长。水晶帘畔倚红妆。
一寸横波流不住,教人容易断回肠。
春去也,日初长。水晶帘畔倚红妆。
一寸横波流不住,教人容易断回肠。
这首《赤枣子》由清代诗人张振所作,描绘了春日离去后的景象与情感。开篇“春去也,日初长”,简洁明快地勾勒出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春天的离去伴随着白昼的逐渐增长,为全诗奠定了季节变换的情感基调。
“水晶帘畔倚红妆”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将窗帘比喻为晶莹剔透的水晶,而“红妆”则暗示着女子的装扮或春日的花朵,两者结合,营造出一种既清新又略带哀愁的氛围。倚靠在这样的场景中,仿佛是女子对春日的留恋,或是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接下来,“一寸横波流不住,教人容易断回肠”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这里的“横波”指的是女子的眼波流转,比喻其情感的细腻与复杂。即使这情感如一寸之水难以捕捉和留住,却足以触动人心,让人感受到深深的哀愁与不舍。这种情感的强烈与难以言表,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以及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无奈与惋惜。
整体而言,《赤枣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春日离去的感慨,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时间流逝、美好事物易逝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抒情之作。
清明上巳三月中,一春天气少冲融。
曈曈初日翳复吐,黄尘涨起西北风。
有客束书挟两童,南来两马一马骢。
举鞭萧萧易水东,博徒剑客时相逢。
怪君体弱心甚雄,声名壮健惊老翁。
元英磨室渺无踪,黄金谁为隗筑宫。
茫茫宇宙今古同,天时人事安有终,江柳自绿山花红。
短褐随南贾,衰年异壮游。
龙旂虚左个,鸿影别中州。
晚避高丽使,春乘百济舟。
王孙与芳草,相忆可能留。
湘草碧于水,王孙尚此留。
一身行万里,双鬓集诸愁。
月落岳云曙,龙逃海雨秋。
可能无事业,相见竟悠悠。
秋风吹水龙上天,龙女抱珠海底眠。
水花生云起如葑,神龙下宿藕丝孔。
巨鳌赑屃鼍鼓随,赤鱼鳞鬣陈旌旗。
海人见此失操纲,归对妻儿月下纺。
自言移家来碛中,十载秋风潮不上。
老夫一人语门前,见此已是开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