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同止诗,拙者最先止。
至今鸡酒券,尚在诗筒里。
吟声日不绝,负约常在子。
病中未遽往,顾券每自喜。
君方掩耳卧,十撼九不起。
三缄偶一吷,乃辄相料理。
多言竟无益,宁使人负已。
我鸡固当携,我马今秣矣。
明晨自公出,迟予金明涘。
愿托鹤林翁,清风播来祀。
与君同止诗,拙者最先止。
至今鸡酒券,尚在诗筒里。
吟声日不绝,负约常在子。
病中未遽往,顾券每自喜。
君方掩耳卧,十撼九不起。
三缄偶一吷,乃辄相料理。
多言竟无益,宁使人负已。
我鸡固当携,我马今秣矣。
明晨自公出,迟予金明涘。
愿托鹤林翁,清风播来祀。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名为《初予止诗鼎仪有约同止予援张汝弼故事以只鸡斗酒为罚鼎仪固未尝止及予破戒乃和韵见索再叠前韵并鸡酒答之》。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诗的开头“与君同止诗,拙者最先止”,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也流露出自己作为“拙者”先于友人停止饮酒的遗憾。接下来的“至今鸡酒券,尚在诗筒里”,通过鸡酒券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两人曾经约定的饮酒场景,以及这份约定至今仍被铭记在心。
“吟声日不绝,负约常在子”两句,诗人感叹自己虽然吟诵之声不断,但因未能遵守与友人的约定而感到愧疚。接着,“病中未遽往,顾券每自喜”则体现了诗人即使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也常常回顾那份约定,内心充满喜悦与期待。
“君方掩耳卧,十撼九不起”描绘了友人在饮酒时的情景,形象地表现了友人对饮酒的热爱与享受。而“三缄偶一吷,乃辄相料理”则说明了诗人偶尔会发出微小的声音,却总是受到友人的细心照料。
“多言竟无益,宁使人负已”表达了诗人对于言语的反思,认为过多的言语可能并无实际意义,反而可能会让人感到负担。最后,“我鸡固当携,我马今秣矣”表明诗人准备好了鸡和马,准备与友人一同出行,体现了他对友情的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明晨自公出,迟予金明涘”预示着第二天早晨,诗人将与友人一同出发,而“愿托鹤林翁,清风播来祀”则是诗人希望借助鹤林翁的力量,让友情的清风永远流传下去,表达了对友情的深深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饮酒、友情、期待等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之子天下才,在我梦中久。
洎乎相见日,所叹皆白首。
浮云变古今,落月思良友。
示以录别诗,尚忆河梁手。
丈夫系气运,出处原非偶。
渭滨与首阳,异道同不苟。
勿以带女萝,而云傲章绶。
勿以居廊庙,而顾惭林薮。
济物有同心,愿君践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