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社高踪在,莲华许结盟。
尘中无俗驾,方外谢浮名。
小句寒山和,清泉陆羽评。
坐谈忘语默,风送落梅声。
白社高踪在,莲华许结盟。
尘中无俗驾,方外谢浮名。
小句寒山和,清泉陆羽评。
坐谈忘语默,风送落梅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充满了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宁静之美。诗人彭孙贻以“白社高踪在”开篇,将隐居之地比作洁白的社稷,暗示了隐士远离尘嚣、追求高洁的精神世界。接着,“莲华许结盟”一句,以莲花象征高洁与纯净,表达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尘中无俗驾,方外谢浮名”,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隐士对世俗名利的摒弃,选择在方外(即世外)寻求心灵的解脱与自由。诗人通过“小句寒山和,清泉陆羽评”两句,巧妙地引用了寒山和尚与茶圣陆羽的故事,既增添了诗意的深度,也寓意着隐士生活中的精神与物质的双重享受——与自然对话,品味生活的真谛。
“坐谈忘语默,风送落梅声”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描绘了隐士在静坐交谈时,心灵超越语言与沉默,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景。风中传来落梅的声音,既是自然界的美妙乐章,也是内心深处情感的自然流露,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宁静致远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大钧正旋转,坱圠方无垠。
乾坤用六子,乃使天下春。
震子实为长,龙蛰屈不伸。
不一动则止,一动化万新。
嘉熙再仁孝,斯时召斯人。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于身。
机关一开阖,斩新出精神。
日月无点翳,太虚绝纤尘。
毫发靡遗恨,谁能疵大醇。
枯石流痕,残沙拥沫,骊宫夜蛰惊起。
海市收时,鲛人分处,误入众芳丛里。
春霖未就,都化作、凄凉云气。
惟有清寒一点,消磨小窗残醉。当年翠篝素被。
拂馀薰、倦怀如水。谩惜舞红犹在,为谁重试。
几片金昏字古,向故箧聊将伴憔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