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赴瑶池约。向东风、名姬骏马,翠鞯金络。
太液池边鹄群下,又似南楼呼鹤。
画不就、秾纤娇弱。
罗帕封香来天上,泻铜盘、沆瀣供清酌。
春去也,被留却。芳魂再返应无药。
似诗咏、绿衣黄里,感伤而作。
爱惜尚嫌蜂采去,何况流莺蹴落。
且放下、珠帘遮著。
除却江南黄九外,有何人、敢与花酬酢。
君认取,莫教错。
想赴瑶池约。向东风、名姬骏马,翠鞯金络。
太液池边鹄群下,又似南楼呼鹤。
画不就、秾纤娇弱。
罗帕封香来天上,泻铜盘、沆瀣供清酌。
春去也,被留却。芳魂再返应无药。
似诗咏、绿衣黄里,感伤而作。
爱惜尚嫌蜂采去,何况流莺蹴落。
且放下、珠帘遮著。
除却江南黄九外,有何人、敢与花酬酢。
君认取,莫教错。
这首词作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贺新郎(其十五)用前韵赋黄荼蘼》。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词展现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开篇“想赴瑶池约”即设定了一种仙境般的意境,"向东风、名姬骏马"则进一步渲染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这里,“瑶池”本是道教传说中神仙聚会的地方,但在此被用来比喻一种美好的邀约或愿望。“翠鞯金络”描写的是马匹华丽的装饰,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
接下来的“太液池边鹄群下, 又似南楼呼鹤”,则是将仙境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太液池”乃是皇宫中的一处名胜,而“鹄群”指的是天鹅,这里通过对比,将仙界的美好与人间的壮丽相提并论,显示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
词中,“画不就、秾纤娇弱”一句,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功力,也透露出对女性柔美特质的赞赏。“罗帕封香来天上,泻铜盘、沆瀣供清酌”,则是借用古代仙人祭祀神灵的情景,来表达对高洁品格和纯净心灵的向往。
“春去也,被留却。芳魂再返应无药”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美好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中美好事物难以长存的无奈。“似诗咏、绿衣黄里,感伤而作”,则是诗人通过自我设定的仙境画面来抒发自己的情怀,这里的“绿衣黄里”可能指的是古代仙人的着装,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这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爱惜尚嫌蜂采去,何况流莺蹴落”,这两句通过对花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自然规律无常性的感慨。“且放下、珠帘遮著。除却江南黄九外,有何人、敢与花酬酢”,这里,“珠帘”象征着高贵和隐秘,而“江南黄九”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美好景致或事物。诗人的这一表达,既是对个人情感的宣泄,也是对于世间纷扰与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隔绝。
最后,“君认取,莫教错”,则是在告诫读者,要准确理解这份情感和意境,不要误解其真意。通过这样的结尾,诗人强调了这首词作的个人色彩和深层次的表达意义。
总体来看,这首《贺新郎》不仅在艺术表现上有着高超的造诣,而且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通过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生命流逝等主题的探讨,构建了一幅充满诗意和哲思的画卷。
家孥寄人食,一身居都门。
谁言不易居,寝处长苦闲。
昼倦俄欲觉,诸生诵已繁。
取书与相和,梦我丱角年。
从嘲先生痴,涸辙枯微官。
尚憎凤皇池,今为鹅鸭喧。
岂知无巢者,暮雨鸦飞翻。
十旬沈我书,方寸丛忧患。
耐閒特不易,所学诚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