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蘸江山,鹤唳晓、云献画屏。
瑶宫敞,舞金翔翠,巍枕春城。
龙背神瓢飞旱雨,虹光花石转阴晴。
蔼昼香、飞雾福苍生,千古灵。箫莺响,笙鹤鸣。
瑞烟起,彩云行。满阑干花影,绣扬帘旌。
佛界三千笼日月,仙楼十二挂星辰。
望赭袍、霞佩并云軿,游紫清。
碧蘸江山,鹤唳晓、云献画屏。
瑶宫敞,舞金翔翠,巍枕春城。
龙背神瓢飞旱雨,虹光花石转阴晴。
蔼昼香、飞雾福苍生,千古灵。箫莺响,笙鹤鸣。
瑞烟起,彩云行。满阑干花影,绣扬帘旌。
佛界三千笼日月,仙楼十二挂星辰。
望赭袍、霞佩并云軿,游紫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充满了仙气和神秘色彩。开篇“碧蘸江山”即设定了一个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观,其中“碧蘸”形容江水的清澈,“鹤唳晓”则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云献画屏”则是诗人对这美好景色的赞赏,似乎天上的云彩都来到人间为这美景做画。
接着“瑶宫敞,舞金翔翠,巍枕春城”一句,更增添了一种仙界的氛围。“瑶宫敞”可能指的是一处开阔的仙宫,“舞金翔翠”则形容仙女们在空中翩翩起舞,而“巍枕春城”又把这种仙境与人间的春城相联系,显得既遥远又亲切。
“龙背神瓢飞旱雨,虹光花石转阴晴”两句,以神话中的龙和神瓢来描绘一场奇异的天气变化,给人一种超自然的感觉。龙在中国文化中常代表着力量与权威,而“神瓢飞旱雨”则是对这种力量的一种形象表达。
接下来的“蔼昼香、飞雾福苍生,千古灵”则更添了一份仙界的瑞气和生命力。“箫莺响,笙鹤鸣。瑞烟起,彩云行”两句,则通过乐器的声音和瑞气的升腾,再次强化了诗中的仙境氛围。
最后,“满阑干花影,绣扬帘旌。佛界三千笼日月,仙楼十二挂星辰”几句,描绘了一种既宏大又精致的画面,其中“佛界三千笼日月,仙楼十二挂星辰”更是对宇宙之美的一种超越凡尘的想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仙境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丰富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楼高春日早,屏束麝烟堆。
盼眄凝魂别,依稀梦雨来。
绿鬟羞妥么,红颊思天偎。
斗草怜香蕙,簪花间雪梅。
戌辽虽咽切,游蜀亦迟回。
锦字梭悬壁,琴心月满台。
笑筵凝贝启,眠箔晓珠开。
腊破征车动,袍襟对泪裁。
大旱山岳燋,密云复无雨。
南方瘴疠地,罹此农事苦。
封内必舞雩,峡中喧击鼓。
真龙竟寂莫,土梗空俯偻。
吁嗟公私病,税敛缺不补。
故老仰面啼,疮痍向谁数。
暴尪或前闻,鞭巫非稽古。
请先偃甲兵,处分听人主。
万邦但各业,一物休尽取。
水旱其数然,尧汤免亲睹。
上天铄金石,群盗乱豺虎。
二者存一端,愆阳不犹愈。
昨宵殷其雷,风过齐万弩。
复吹霾翳散,虚觉神灵聚。
气暍肠胃融,汗滋衣裳污。
吾衰尤拙计,失望筑场圃。
春宅弃汝去,秋帆催客归。
庭蔬尚在眼,浦浪已吹衣。
生理飘荡拙,有心迟暮归。
中原戎马盛,远道素书稀。
塞雁与时集,樯乌终岁飞。
鹿门自此往,永息汉阴机。
扈圣登黄阁,明公独妙年。
蛟龙得云雨,雕鹗在秋天。
客礼容疏放,官曹可接联。
新诗句句好,应任老夫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