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凝霜降不肯春,花神岂类妇人仁。
肯留年后供清思,分付东风与主人。
雪凝霜降不肯春,花神岂类妇人仁。
肯留年后供清思,分付东风与主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又用韵(其一)》。从这短暂的四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春天到来的不满和对自然界的一种反思。
“雪凝霜降不肯春”,这里的“雪”、“霜”都是冬日的象征,表达了自然界似乎还没有准备好迎接新生。"不肯春"则是诗人赋予自然界一种情感和意志,如同人类的情绪一般,这种拟人化手法增添了一丝戏谑。
“花神岂类妇人仁”,这一句中,“花神”指的是花的精神或花开时所显现的生命力。"岂类"是用来反问,意为难道...吗?这里诗人将花比作有情之物,而“妇人仁”则暗示了花朵的温柔与慈爱,好像世间女子所具备的那份仁心。这不仅是在赞美花开时的美丽,也在探讨自然界中生命力的温暖和关怀。
“肯留年后供清思”,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份美好延续到来年,这里“留”字用得恰当,既表达了时间上的延长,又包含了一种珍视与保留的情感。“供清思”则是为了满足内心的清净思考。
最后一句,“分付东风与主人”,诗人将这份美好和情感托付给“东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以及“主人”。这里的“主人”可能指的是自然界,也可能暗喻诗人自己,或者是更广泛的生命。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增添了诗句的深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情感的投射,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来临、生命力与温柔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延续的愿望。
图画人争买。是边城、晶球摄出,陆离冠盖。
绝域观兵夸汉使,赢得单于下拜。
想谈笑、昂头天外。
渡海当年曾击楫,斩鲸鲵、誓扫狼烟塞。
凭轼处,壮怀在。列河禊饮壶觞载。
有佳人、买丝绣我,临风狂态。
请缨上策平生愿,换了看花西海。
只小杜、豪情未改。
自笑封侯无骨相,望云台、像绘君应待。
敲短剑,吐光彩。
指引归舟,空怅望、江南天阔。
回首处、故都禾黍,汉家陵阙。
指点六朝形胜地,悲凉万古繁华歇。
记一声、鼙鼓揭天来,金瓯缺。铜驼恨,应难说。
铜仙恨,几时竭。但沧波画里,晓风残月。
归梦已随秋风远,故园莫遣音尘绝。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肠先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