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用韵·其一》
《又用韵·其一》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雪凝霜降不肯春,花神岂类妇人仁。

肯留年后供清思,分付东风与主人。

(0)
注释
雪凝霜降:形容冬季寒冷,雪霜凝结。
不肯春:不愿让春天来临。
花神: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拟人化,象征花卉之神。
妇人仁:比喻妇人的慈悲,这里暗示花神不会轻易带来春天。
年后供清思:指等待年后清新的思考和期待。
分付东风:交付给春风,意指春天的到来。
主人:可能指诗人自己或读者,作为春天的欣赏者。
翻译
冬天的雪霜严寒,春天迟迟不来,
花神怎会像妇人般仁慈,给予温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又用韵(其一)》。从这短暂的四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春天到来的不满和对自然界的一种反思。

“雪凝霜降不肯春”,这里的“雪”、“霜”都是冬日的象征,表达了自然界似乎还没有准备好迎接新生。"不肯春"则是诗人赋予自然界一种情感和意志,如同人类的情绪一般,这种拟人化手法增添了一丝戏谑。

“花神岂类妇人仁”,这一句中,“花神”指的是花的精神或花开时所显现的生命力。"岂类"是用来反问,意为难道...吗?这里诗人将花比作有情之物,而“妇人仁”则暗示了花朵的温柔与慈爱,好像世间女子所具备的那份仁心。这不仅是在赞美花开时的美丽,也在探讨自然界中生命力的温暖和关怀。

“肯留年后供清思”,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份美好延续到来年,这里“留”字用得恰当,既表达了时间上的延长,又包含了一种珍视与保留的情感。“供清思”则是为了满足内心的清净思考。

最后一句,“分付东风与主人”,诗人将这份美好和情感托付给“东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以及“主人”。这里的“主人”可能指的是自然界,也可能暗喻诗人自己,或者是更广泛的生命。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增添了诗句的深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情感的投射,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来临、生命力与温柔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延续的愿望。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如梦令.玉蓉楼录别

不分玉楼双凤。唤醒红窗幽梦。

半晌不抬头,只道一声珍重。休送。休送。

江上月寒霜冻。

(0)

浣溪沙.吴颖函观察出示怀梦词,即题其后

唐韵千函写未成。离鸾悽断绿桐声。

为谁弹醒旧时情。

鸳社可怜逢后阙,凤钗空自署他生。

十三年梦记分明。

(0)

金缕曲.德兵合操日,姚子梁都转命车往观,柏林画工照影成图,传诵城市。都转徵诗海外,属余为之先声

图画人争买。是边城、晶球摄出,陆离冠盖。

绝域观兵夸汉使,赢得单于下拜。

想谈笑、昂头天外。

渡海当年曾击楫,斩鲸鲵、誓扫狼烟塞。

凭轼处,壮怀在。列河禊饮壶觞载。

有佳人、买丝绣我,临风狂态。

请缨上策平生愿,换了看花西海。

只小杜、豪情未改。

自笑封侯无骨相,望云台、像绘君应待。

敲短剑,吐光彩。

(0)

满江红.李涵初君索题出峡图,集宋人句

指引归舟,空怅望、江南天阔。

回首处、故都禾黍,汉家陵阙。

指点六朝形胜地,悲凉万古繁华歇。

记一声、鼙鼓揭天来,金瓯缺。铜驼恨,应难说。

铜仙恨,几时竭。但沧波画里,晓风残月。

归梦已随秋风远,故园莫遣音尘绝。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肠先热。

(0)

浪淘沙.重九前一日寄姊二首·其一

曲槛绕红墙。画里年光。雁来时候梦潇湘。

秋水蒹葭何处是,惆怅南塘。酒莫入愁肠。

人在他乡。晚凉天气换新妆。

佩紫簪黄佳节近,明日重阳。

(0)

感怀·其八

忽尔冬将半,居诸不肯停。

新诗萦雪梦,愁思入寒扃。

同调孚声气,时贤重典型。

敝庐依大武,遥接数峰青。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