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李子寿通判曾庆祖判院投赠喜雨口号八首·其七》
《和李子寿通判曾庆祖判院投赠喜雨口号八首·其七》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谪仙下笔不曾休,句似金盘柘弹流。

我欲将渠卜邻著,对披蓑笠刺渔舟。

(0)
注释
谪仙:指李白,因其诗才横溢,被人称为‘诗仙’,即使被贬谪也仍保持创作热情。
不曾休:从未停止过。
句似:比喻句如。
金盘柘弹流:形容诗句优美,犹如柘木制成的箭矢在金盘中流畅地滚动。
卜邻:选择邻居。
著:这里指居住。
披蓑笠:穿着蓑衣斗笠。
刺渔舟:划着小舟捕鱼。
翻译
被贬谪的仙人写作从不停歇,他的诗句如同金色的盘子上流淌的柘木箭矢。
我希望能与他为邻,一起披着蓑衣斗笠,乘着小舟去捕鱼。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杨万里所作,体现了作者在写作上的自信与才华。诗中的“谪仙下笔不曾休”,“谪”字有批评、评论之意,而“谪仙”则代指才华横溢、文思泉涌的文人,这里用来形容自己或友人的文学才能,意味着写作如同神仙般流利而不停歇。接下来的“句似金盘柘弹流”,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才能,如同精美绝伦的乐曲一般,每一句话都像是从黄金制成的盘中跳出的柘弹,优美动听,充满节奏。

第二句“我欲将渠卜邻著,对披蓑笠刺渔舟”,则展现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上的雄心壮志。这里的“渠”指的是河流或溪泉,“卜邻著”意指沿着水边写下文字,表明诗人想要将自己的诗文传播到每一个角落。而“对披蓑笠刺渔舟”,则是说在文学的海洋中,如同划船一般,穿梭于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之中,不断探索和挑战。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展示了作者的自信与才华,也表现出了他对于文学创作的热情与追求。这不仅是对自己写作能力的肯定,更是一种文学精神的传承,展现了诗人在宋代文坛上的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寄刘约我

白驿维舟处,章江揽袂心。

如何一水别,翻作两龙吟。

绿树螺川远,苍烟庾岭深。

幽兰虽有曲,谁为写瑶琴。

(0)

过黄文士伯舆爽然堂閒坐遇吴业伯冼华甫罗载相三山人携琴偶至雅集

南州榻始下,三益抱琴来。

席上娱流水,花前笑举杯。

知音怜绝调,终古见高才。

幸遇同欢赏,夷犹半日回。

(0)

李茂显见过

烟水寄浮萍,琴尊几聚星。

二毛怜尔白,双眼为谁青。

高谊非陈重,论交得管宁。

霞栖良可适,海上老传经。

(0)

泊厓门吊古

宋家飘泊到厓门,终古令人一怆魂。

此际征帆不可渡,满天风雨下黄昏。

(0)

闻笛

月夜群声寂,高楼一笛长。

穿云含律吕,横玉落宫商。

鹤唳关山冷,龙吟水国凉。

不堪肠断处,乡思折垂杨。

(0)

渡江舟次寄送桢伯致仕还里中·其二

有客抽簪去不还,清秋归卧大崙山。

白云直欲寻真隐,青琐无心恋旧班。

岁月催人双鬓短,乾坤任我一身閒。

何时杖策朱明洞,四百峰峦尔共攀。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