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谢刘纯父惠布》
《谢刘纯父惠布》全文
宋 / 谢枋得   形式: 古风

嘉树种木棉,天何厚八闽。

厥土不宜桑,蚕事殊艰辛。

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

江东得此种,亦可致富殷。

奈何来瘴疠,或者畏苍旻。

吾知饶信间,蚕月如岐邠。

儿童皆衣帛,岂但奉老亲。

妇女贱罗绮,卖丝买金银。

角齿不兼与,天道斯平均。

所以木棉利,不畀江东人。

避秦衣木叶,矧肯羞悬鹑。

天下有元德,孔融愿卜邻。

绨袍望不及,共裘心自仁。

赠我以两端,物意皆可珍。

洁白如雪积,丽密过棉纯。

羔缝不足贵,狐腋难拟伦。

絺纩皆作贡,此物不荐陈。

岂非神禹意,隐匿遗小民。

诗多草木名,笺疏徒谆谆。

国家无楚越,欲识固无因。

剪裁为大裘,穷冬胜三春。

拜嘉重感激,触物尤酸辛。

吁嗟彼寒谷,邹律今不神。

三宫坐穹庐,雨雪或十旬。

安得移此惠,飞到君王身。

塞上寒堕指,挟纩谁为温。

人各赐两端,费银二万斤。

大军四十万,谈笑却胡尘。

感君道义交,何异骨肉亲。

可与知者道,众人笑且嗔。

玉案未能报,琼琚情则真。

春秋二百年,币交几君臣。

季札有赠好,千古尚如新。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枋得所作的《谢刘纯父惠布》,表达了对友人刘纯父赠送木棉布的深深感激之情。诗中通过对比木棉之利在福建与江东的不同命运,赞扬了刘纯父的慷慨和刘地的适宜种植木棉的自然条件。诗人感慨于木棉带来的温暖和富饶,同时也提及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公平,暗示了木棉对于百姓生活的改善。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刘纯父深厚的情谊,以及对朝廷未能普及这种福祉的遗憾,希望这份恩惠能直接到达君王那里,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温暖。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谢枋得

谢枋得
朝代:宋   字:君直   号:叠山   籍贯:江西信州弋阳   生辰:1226~1289年

谢枋得(1226~1289年4月25日),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信州弋阳(今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诗文豪迈奇绝,自成一家。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他蔑视权贵,嫉恶如仇,爱国爱民,用生命和行动谱写了一曲爱国的壮丽诗篇。
猜你喜欢

颂古十七首·其十

骑虎头,把虎尾,霹雳一声惊万里。

坐观成败老将军,脑后一槌谁敢拟。

拟不拟,个个无裈长者子。

(0)

偈颂十二首·其九

天晴盖却屋,乘时刈却禾。

输纳王租了,秋冬事转多。

阿呵呵,唤不回头争奈何。

(0)

陪山泉登芝山和文正公旧韵

培塿视崔巍,眼高如许哉。

举头天在上,四面景皆来。

渐老成多病,看山又一回。

尽供诗世界,霁色为君开。

(0)

示众·其二

磐陀石上共安居,水远山高一事无。

唯有多情峰顶月,夜深移影到阶除。

(0)

颂古七十六首·其四十四

睦州只爱锥头利,这僧不见凿头方。

直饶转得百千藏,这般供养也寻常。

(0)

与沈五官李提点饮酒席间作七首·其七

昔我父娘作此态,生我这个臭皮袋。

我心不比父娘心,我心除酒都不爱。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