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路杂兴》
《山路杂兴》全文
明 / 方孟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划然鸾鹤奏清笳,筱簜穿林日欲斜。

春去柴门馀绿柳,香来篱箔入黄花。

珠帘喷雪垂千尺,茅屋封云隐数家。

烟景参差迷客思,残碑古道带流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路行进中的生动画面,充满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首句“划然鸾鹤奏清笳”以鸾鹤鸣奏清笳开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接着,“筱簜穿林日欲斜”一句,通过竹子穿林而过,日光逐渐西斜的景象,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和谐。

“春去柴门馀绿柳,香来篱箔入黄花”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春去秋来,绿柳犹在,黄花飘香,既表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也暗示了生命不息、美好常在的主题。绿柳与黄花,一静一动,一绿一黄,色彩鲜明,富有生机。

“珠帘喷雪垂千尺,茅屋封云隐数家”则将视角转向山间小径,珠帘般的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如同白雪垂落,壮观而神秘;而远处的茅屋,被云雾环绕,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诗意和远方的遐想。

最后,“烟景参差迷客思,残碑古道带流霞”两句,以烟景迷离、古道蜿蜒,以及夕阳余晖下的残碑,勾勒出一幅充满怀旧与思考的画面。烟景迷离让人思绪万千,古道上的残碑则引人深思,历史的痕迹与自然的美景交织在一起,引发人们对过往与未来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方孟式
朝代:明

方孟式(1582~1639)字如曜,方大镇长女,方以智大姑妈,安徽桐城人。山东布政张秉文妻。志笃诗书,擅绘观音像。崇祯十三年张秉文守济南死于城上,孟式投水殉节。方孟式与妹方维仪、堂妹方维则均为国为家守节,后人称为“方氏三节”,著有《纫兰阁集》十二卷。
猜你喜欢

西江月.十二首·其五

善恶一时妄念,荣枯都不关心。晦明隐显任浮沈。

随分饥餐渴饮。神静湛然常寂,不妨坐卧歌吟。

一池秋水碧仍深。风动鱼惊尽任。

(0)

入山采药遇异人

紧著芒鞋高系裙,野猿相狎许同群。

绿萝林里采茶去,踏碎青山一片云。

(0)

过剡溪

青山叠叠水潺潺,路转峰回又一湾。

想见雪天无限好,不妨独棹酒船还。

(0)

题真继翁司令新居二首·其一听雨楼

共极堂中听雨楼,谁知华扁有源流。

追攀应物并和仲,友爱全真与子由。

老监情尤钟冢嗣,放翁语亦本前修。

文忠百世之标准,更向韦苏以上求。

(0)

无题

投晓凭高雾满天,直疑和气酿丰年。

殷勤北客还知否,不是南来有瘴烟。

(0)

题听蛙轩

白杜诗人大方家,诗两牛腰书五车。

高谈世事坐扪虱,大扁丈室名听蛙。

我见东野低头拜,三年未了听蛙债。

蛙有何好君赏音,从黾得蛙自尊大。

君胡不听高冈丹凤鸣,又胡不听华亭鹤唳声。

答云二物不间出,吾与此蛙别有情。

年来凤去避矰弋,梧桐其栖竹其食。

有时伸喙鸣朝阳,反被妖乌豪鹞击。

鹤亦远引归辽东,无缘得近华清宫。

纵鸣九皋许嘹唳,流矢伤翼愁天翁。

不如且听蛙声好,唤回梦觉春池早。

纵饶翡翠上苕兰,差胜蛩螀啼露草。

王子掉头曰不然,夫君标致如胎仙。

富家有子比雏鹓,吾道岂得长迍邅。

不妨少待两三年,一鸣惊人飞冲天。

群蛙蜿蠕何足怜,弃置官池任啾喧。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