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寒蛩晓听蝉,梧桐疏雨晚秋天。
空斋抱膝元无事,半是痴憨半是禅。
夜听寒蛩晓听蝉,梧桐疏雨晚秋天。
空斋抱膝元无事,半是痴憨半是禅。
这首诗名为《兀坐》,作者为宋代诗人郑清之。诗中通过描绘夜晚听秋虫鸣叫和清晨听蝉声,以及傍晚时分梧桐叶上疏落的秋雨,展现出季节更替的自然景象。诗人独坐在空斋之中,膝抱无事,心境颇为独特。他将这种状态分为"痴憨"与"禅"两部分,暗示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既有对生活的淡淡幽默感,又流露出对禅意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宋诗的淡泊与内省风格。
十载从游吾道南,山斋苜蓿澹于甘。
飞鱼想得三台兆,待雪空馀□丈函。
席冷几番驯白鹿,罗传此夜赋黄柑。
太平不日经筵召,好把鳞书早晚探。
清赏年年恐失期,人人不觉望中衰。
素娥须信多灵药,长见婵娟似旧时。
老贼狐鬼啸,汉鼎不复支。
再世益州牧,忍视宗国危。
烈烈左将军,四海闻英姿。
东北久荡析,西南天启之。
建旗入涪城,有蜀非公谁。
檄璋送州印,我欲举义师。
鼠辈坐敛手,豪杰趋指麾。
正尔岂不济,安用谲取为。
孝直反覆士,献计乃所宜。
雏凤独何心,亦复喜出寄。
造次杯酒间,而欲生崄巘。
平生大耳公,岂堪此瑕疵。
向来隆中语,荆益实素期。
惜不同兹役,次第观所施。
士元早捐世,未必为汉悲。
我诗订千古,当有神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