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滓精神不湿光,澄观只合一垆香。
繁弦急管从来厌,底藉名言疏读匡。
无滓精神不湿光,澄观只合一垆香。
繁弦急管从来厌,底藉名言疏读匡。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叠前岁中秋帖子韵并令扈驾翰林等和之(其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
首句“无滓精神不湿光”,以“无滓”形容精神的纯净,不被世俗的污浊所沾染,如同光芒不被水雾遮蔽,寓意着高尚纯洁的精神追求。次句“澄观只合一垆香”,通过“澄观”表达内心的清明与宁静,与“一炉香”的和谐统一,象征着心灵与物质世界的完美融合,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后两句“繁弦急管从来厌,底藉名言疏读匡”,则表达了对浮华世态的反感,认为那些繁复的音乐与急促的节奏并不值得追求,真正的智慧与修养不应依赖于名言警句的背诵,而应从内心深处去体悟和实践。整首诗通过对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对比,强调了内在精神追求的重要性,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人生真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