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十九吟十首·其七》
《七十九吟十首·其七》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经书上卿曰刘子,史称三老为董公。

赵章泉自号晏叟,朱先生一字遁翁。

(0)
翻译
经书记载有位名叫刘子的上卿,
史书又称他为三老董公。
注释
经书:古代文献或儒家经典。
上卿:古代朝廷中的高级官员。
刘子:具体人物名字,未详。
三老:古代乡里德高望重的人。
董公:对董姓三老的尊称。
赵章泉:另一位人物的名字。
自号:给自己取的别号。
晏叟:晚年自称为晏的老者。
朱先生:对朱姓先生的尊称。
一字遁翁:取一字为遁翁,可能隐居之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七十九吟十首(其七)》。从这短短的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谦逊和对古人学问的尊崇。

"经书上卿曰刘子,史称三老为董公。赵章泉自号晏叟,朱先生一字遁翁。"

首先,“经书上卿曰刘子”表明诗人通过阅读经典,对古代贤者有所了解,特别是对名叫“刘”的圣贤有所认识。而“史称三老为董公”则指的是历史记载中尊称某位长者为“三老”,而这位长者的姓氏是董。这里的“三老”可能指的是朝廷中的高级顾问或是德高望重的人物。

接着,“赵章泉自号晏叟,朱先生一字遁翁”则表明诗人对当时有名士的大名小字都了如指掌。赵章泉自称“晏叟”,意即晚年之叟,而朱先生则有一字别号为“遁翁”。这里的“晏叟”和“遁翁”都是对人的尊称,显示出诗人对于当代学者、隐逸等人的敬仰。

整体来看,这段文字通过列举历史上及现实中的名士及其别号,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分子和德高望重者的崇拜,以及个人修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广博的学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对人的尊称往往能体现其地位、品格或是特定的身份,这里刘克庄通过对这些尊称的列举,不仅展现了个人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更透露出他对学问和德行的追求。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拟孟东野闻砧·其一

新寒昨夜至,户户传哀砧。

秋风一万里,送入游子心。

不怨军门笳,不悲关塞笛。

如何枕戈者,泪满征衣滴。

(0)

容易

容易愁人唱恼公,况兼红酒谢荷筒。

连旬称病辞今雨,得句无题托古风。

归燕依人如话别,宾鸿学汝共书空。

平生最喜谈秋兴,领略年时已不同。

(0)

移居日偶得小诗·其四

狭巷萧条隔市尘,泥涂往往欲摧轮。

平津莫讶回车早,此地曾无牧豕人。

(0)

早春纪事·其四

朱提费尽为黄巾,太息司农仰屋频。

南服储粮原有额,西园谐价岂无人。

量沙漫唱军心固,刻楮先筹国计贫。

指日干戈歌载戢,好安耕凿答皇仁。

(0)

登孟县城楼

峭势南回潘乐城,牙旗霍霍壮东京。

龙门积雪随流下,少室浮云与岸平。

血渍金堤霾土色,风来玉壁撼军声。

尘袪一掺延斜日,又逐幽州马客行。

(0)

塞下

贺阑千嶂与云齐,白草横天雉堞低。

古戍军声严夜月,清秋边思入征鼙。

寒原木落双雕急,绝塞风高万马嘶。

蕃部不须窥四镇,汉家都护在安西。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