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蟠于泥,蚖其肆之。虎处于柙,爪牙安施?
委巷之犬,吠声如豹。廒仓之鼠,口厌梁稻。
太行居后,孟门居前。佥夫之心,君子畏焉。
方寸之中,乃有五岳。磊砢嵚崎,五丁焉凿。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为之在人,成之在天。
龙蟠于泥,蚖其肆之。虎处于柙,爪牙安施?
委巷之犬,吠声如豹。廒仓之鼠,口厌梁稻。
太行居后,孟门居前。佥夫之心,君子畏焉。
方寸之中,乃有五岳。磊砢嵚崎,五丁焉凿。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为之在人,成之在天。
这首诗以奇特的比喻和寓言手法,展现了对人性、社会现象以及自然力的深刻思考。开篇“龙蟠于泥,蚖其肆之”以龙与蚖(蛇的一种)的对比,隐喻了英雄与小人的处境,形象地描绘了英雄被埋没而小人得意的情形。接着“虎处于柙,爪牙安施?”通过老虎被关在笼中,爪牙无处施展,暗指英雄被束缚,无法发挥才能。
“委巷之犬,吠声如豹。廒仓之鼠,口厌梁稻。”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卑微的狗吠声比作威猛的豹子,将仓鼠的饱食比作梁上的美味,讽刺了社会上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自以为是的人。
“太行居后,孟门居前。佥夫之心,君子畏焉。”这里通过地理方位的对比,表达了对人心复杂、难以预测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君子对于人心的敬畏。
“方寸之中,乃有五岳。磊砢嵚崎,五丁焉凿。”这两句将人的心比作方寸之地,却容纳着五岳的壮丽,形象地说明了人心的广阔与复杂。同时,提到五丁开山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人力与自然力的对比,以及人类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为之在人,成之在天。”最后两句引用了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的典故,表达了对坚持不懈精神的赞美,同时也点明了个人努力与命运、自然规律之间的关系。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