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欲归不可挽,门前芳草青青远。
倚松卧病不能行,肩舆出门还复懒。
先生家住岷峨下,当年神授神仙卦。
死生祸福如眼前,从来卿相争称借。
倚松卧病正无脚,袖出神方色閒暇。
我知公意事仁义,不学世人事财利。
无尽先生如古人,一见先生爱其真。
几年门下真子弟,付之万事未尝计。
或云公可为身谋,先生一笑公何醉。
倚松老矣世共怜,公独何心德如天。
从今藜杖傥能扶,山长水远公能从我无。
东风欲归不可挽,门前芳草青青远。
倚松卧病不能行,肩舆出门还复懒。
先生家住岷峨下,当年神授神仙卦。
死生祸福如眼前,从来卿相争称借。
倚松卧病正无脚,袖出神方色閒暇。
我知公意事仁义,不学世人事财利。
无尽先生如古人,一见先生爱其真。
几年门下真子弟,付之万事未尝计。
或云公可为身谋,先生一笑公何醉。
倚松老矣世共怜,公独何心德如天。
从今藜杖傥能扶,山长水远公能从我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充满了对自然的亲近和对世俗功利的超脱。诗人通过描述隐士在松树下卧病、倚松而坐的情景,展现了他内心的平静与淡泊。诗中提到的“神方”暗示了隐士拥有超凡的智慧和修为,能够洞察生死祸福,不被世俗的名利所困扰。
“无尽先生如古人,一见先生爱其真”,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隐士的敬仰之情,认为他的行为和品质如同古代圣贤一般纯粹和高尚。诗中还提到了隐士对后辈的教诲和影响,以及对个人利益的淡漠态度,强调了仁义的重要性而非世俗的财利。
最后,“从今藜杖傥能扶,山长水远公能从我无”,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隐士一同探索未知世界的愿望,体现了对自由生活和自然美景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传达了对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生活的赞美。
系船官柳根,阛阓得深密。
日落远水明,云收好山出。
天开有声画,人立无价璧。
酒行不须多,鹭下菰蒲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