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戴石屏》
《寄戴石屏》全文
宋 / 胡仲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子入天台我入闽,归来又见六番春。

雁书乏便通安道,鹤颈长延望叔伦。

吃药未逢医国手,听琴谁见赏音人。

年来屡作江湖梦,细嚼君诗当问津。

(0)
注释
子:我。
入:去到。
天台:地名,指天台山。
闽:地名,指福建省。
雁书:古人以鸿雁传书,此处喻指书信。
乏便:无法。
通安道:可能指代某种沟通方式或路径。
望叔伦:叔伦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医国手:能治疗国家的良医。
赏音人:能欣赏音乐的知音。
江湖梦:泛指漂泊不定的生活或理想。
问津:询问方向,比喻寻求指导或启示。
翻译
我去了天台你去了福建,回来后又过了六个春天。
大雁无法传递书信,只好依赖平安之道,鹤颈伸长期待着叔伦的到来。
服药却未遇能治国的良医,听琴也无人能欣赏真正的音韵。
近年来常常做着江湖之梦,细细品味你的诗如同寻找人生的方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仲弓寄给友人戴石屏的作品,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时间流转和个人心境。首句“子入天台我入闽”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各自远行的场景,天台和闽地相隔,暗示了距离之遥。次句“归来又见六番春”则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六年过去,诗人归来看到六个春天已过,流露出对时光荏苒的感慨。

第三句“雁书乏便通安道”,通过雁传书的典故,表达了通信不便的遗憾,暗指对友人的思念。第四句“鹤颈长延望叔伦”以鹤颈伸长眺望的姿态,寓言诗人期待与友人重逢的心情。

第五、六句“吃药未逢医国手,听琴谁见赏音人”运用了比喻,表达出诗人感叹自己未能遇到能治愈心灵创伤或理解自己音乐才华的人,流露出一种孤独和怀才不遇的情绪。

最后两句“年来屡作江湖梦,细嚼君诗当问津”揭示了诗人近来的内心世界,他频繁地做着江湖之梦,渴望有所作为,而品味友人的诗作则成为他在迷茫中寻找方向的一种寄托。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个人在时光流转中的思考和追求。

作者介绍

胡仲弓
朝代:宋

胡仲弓,宋朝诗人。公元一二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希圣,清源人,胡仲参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二年前后在世。登进士第为会稽令,老母适至,而已是黜。自后浪迹江湖以终。仲弓工诗,著有苇航漫游稿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题避俗轩

地僻便知城市隔,心清自爱水云閒。

障尘不用西风扇,香篆溟濛正下关。

(0)

句·其十

兼曹谋未展,八幕志方摅。

(0)

行淮

老翁八十鬓如丝,手缚黄芦作短篱。

劝客莫嗔无凳坐,去年今日是流移。

(0)

病中杂兴·其一

溶溶瘴雾暗朝暾,咫尺山关号鬼门。

疾病年年不相贷,朱颜凋尽赤心存。

(0)

九日分韵得花字

秋日何烈烈,忧心在丘麻。

老圃跬步间,无悰问黄花。

及兹九九候,清樽畅幽遐。

朋簪既肃穆,宴豆亦静嘉。

风雨知萧辰,飒然掠窗纱。

乔松助声势,轰豗掉狂车。

萸囊顿精神,似与老守誇。

渊明有三径,我独归无家。

浮骖竟安适,伫立空咨嗟。

(0)

吴参政挽诗三首·其三

念昔先君子,慈恩托下陈。

嵇孤虽愿识,李御竟无因。

赏遇肝肠照,书题骨肉亲。

数行知己泪,西望几沾巾。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